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有效期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是在辦結工作交接時,而不是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這點為企業HR提供了一個約束勞動者及時辦理工作交接的法寶。如勞動者未辦理工作交接,則用人單位可以暫不付經濟補償金。另外,企業為有效運用這一法寶,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應明確辦結工作交接的具體事項、程序以及辦結的標準,以免在今后的糾紛中處于不利地位。
法律上沒有寫明支付的具體的時間,不過為員工手續的時間要求是15天內,也可以認為公司應該在15天內辦理完所有相關手續,包括提供證明、轉移關系、結算工資、支付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經濟補償金分段計算: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實際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醫療事故罪如何申訴,發生醫療事故罪如何向法院起訴
2021-01-14醫療糾紛和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04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商標權可以無償轉讓嗎
2021-02-19法定管轄分為哪幾種,裁定管轄有哪些
2021-03-11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強制保險如何立法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