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免責條款無效:
1、顯失公平的無效。我國《合同法》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這種明顯免除自己責任或明顯排除對方當事人主要權利的免責條款,造成了當事人事實上的訴訟地位偏差和不平等,也就是明顯失去公正即顯失公平,必須確認其無效。
2、以各種方式、手段訂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無效。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惡意串通或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訂立合同中設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均屬無效。
3、格式合同免責條款未向對方當事人提醒注意和詳細說明的無效。格式條款的提供者出于保護其身利益的目的,而設立一些免除自身責任的條款,簽約時既不向對方當事人提醒,也不向對方當事人作出任何說明,致使對方當事人要么懵懂簽約,要么被迫接受其條款,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合同法要求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在與對方當事人簽訂合同時,應特別提醒合同中所約定的關于免除自身責任的有關條款,并對此條款的本義作出詳細說明,在得到對方當事人的認可后方能生效。故意不提醒注意或作出說明的,則此條款無效。去年以來,我院曾受理多起因保險合同而設立免責條款的案件,皆因保險公司未盡提醒說明義務而敗訴。
4、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條款無效。對于人身的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給予特殊保護的,并且從整體社會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如果允許免除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人身傷害的責任,那么就無異于縱容當事人利用合同這種形式合法地對另一方當事人的生命進行摧殘,這與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的憲法原則相違背的。并且在實踐中,這種免責條款也是與另一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相違背的。所以必須加以以禁止。在實踐中,此類免責條款大多出現在雇傭合同、醫療合同以及與人身權相關的合同中。
從國家法律對人身侵害的制裁具體考量。人身傷害之責任亦不能事先約定免除。侵害人身權的行為不僅應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否定,更應受到法律的制裁。此種制裁在民事領域內不是以人身懲罰為原則,而是以強制分割方法,真實支付損失賠償為手段,若允許事先免除人身傷害的責任,則無法使被侵害人得到應有的賠償,使行為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使法律失去其應有的效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門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嗎
2021-02-19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離婚可以通過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1-02-17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外出旅游買什么保險好?
2020-11-27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土地出讓可附條件嗎
2021-02-06國有土地出讓需要征地補償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