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糾紛也是近幾年我國產生糾紛案件類型中比較多的一種,很多人在解決案件糾紛的時候都會選擇通過訴訟的方式進行解決,那么房產糾紛律師費標準是怎樣的呢?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詳細的了解吧。
廣東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
一、按計時收費方式收費的收費標準: 200-3000元/小時。
二、按計件收費方式收費的收費標準:
在收取基礎費用1000-8000元的基礎上再按其爭議標的額分段按比例累加計算收取:
5萬元(含5萬元)以下:免加收
5萬-10萬(含10萬元):8%
10萬-50萬(含50萬元):5%
50萬-100萬(含100萬元):4%
100萬-500萬(含500萬元):3%
500萬-1000萬(含1000萬元):2%
1000萬-5000萬(含5000萬元):1%
5000萬元以上:0.5%
三、收費說明:
1.上述收費標準允許上下浮動20%。
2.上述二、三項收費標準和比例是代理訴訟案件一個審級或仲裁案件的收費標準。未代理一審而代理二審的,按一審標準收費;曾代理一審再代理二審的或曾代理一審或二審,再代理發回重審、再審申請或確定再審案件的,按一審標準減半收費;涉及仲裁的案件,曾代理仲裁的,訴訟一審或二審階段按仲裁標準減半收費。執行案件按一個審級收費。
新疆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
涉及財產關系的民事案件依照爭議標的,在規定的比例幅度內分段累計協商收費:
爭議標的 收費標準 速算增加數(元)
1萬元以下的 手續費500—800元
1萬元—10萬元 (含10萬元)5 % 300
10萬元—50萬元 (含50萬元)4 % 1300
50萬元—100萬元(含100萬元)3 % 6300
100萬元—500萬元(含500萬元)2 % 16300
500萬元—1000萬元(含1000萬元)1 % 66300
1000萬元以上 0.5% 116300
注:收費數額 = (爭議標的 × 收費標準) + 速算增加數
曾辦一審又辦二審的案件可以按一審標準的50%收費。案情復雜或影響重大的案件,可以在規定標準2倍以內與當事人協商收費。
關于房產糾紛的律師費用,北京的行業規范標準為:
一、按計時收費方式收費的收費標準: 200-3000元/小時。
二、按計件收費方式收費的收費標準:
在收取基礎費用1000-8000元的基礎上再按其爭議標的額分段按比例累加計算收取:
5萬元(含5萬元)以下:免加收
5萬-10萬(含10萬元):8%
10萬-50萬(含50萬元):5%
50萬-100萬(含100萬元):4%
100萬-500萬(含500萬元):3%
500萬-1000萬(含1000萬元):2%
1000萬-5000萬(含5000萬元):1%
5000萬元以上:0.5%
三、收費說明:
上述收費標準允許上下浮動20%。2.上述二、三項收費標準和比例是代理訴訟案件一個審級或仲裁案件的收費標準。未代理一審而代理二審的,按一審標準收費;曾代理一審再代理二審的或曾代理一審或二審,再代理發回重審、再審申請或確定再審案件的,按一審標準減半收費;涉及仲裁的案件,曾代理仲裁的,訴訟一審或二審階段按仲裁標準減半收費。執行案件按一個審級收費。
但同時,律師的收費還得看當事人對爭議案件的要求,持有的證據,涉及具體案情、雙方的爭議焦點,涉及爭議的標的數額等情況綜合確定。
具體數額要同聘請的律師溝通后具體協商。
房產糾紛案件的律師費收費是沒有固定值的,一般都是根據房子的價值然后進行收費的,要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希望小編的編輯能夠對大家的生活有所幫助,如果大家對于這方面還有其他的法律疑問,歡迎大家找尋我們律霸網站上的在線律師進行相關咨詢。
延伸閱讀
房產糾紛上訴書范本是怎樣的
房產糾紛起訴書范文2018
房產糾紛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公司分立建筑資質如何分立
2020-12-23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