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張某從某超市購買雕牌洗衣粉1袋,使用時感覺質量有問題,遂向當地工商局投訴。經查,這種洗衣粉是該超市從山東省德州市某商貿有限公司購進的,共購進50袋。經商標權利人確認,這批洗衣粉不是商標權利人生產的。在案件調查過程中,該超市認為,自己是從合法的商家購進的這批洗衣粉,進貨渠道正規,且已索取、查驗了相關手續,對產品進行了嚴格驗收,已承擔了作為一個經營者所應當履行的特別注意義務。此外,該超市認為,從產品包裝看,這批洗衣粉與真品沒有什么不同,自己沒有能力辨別它的真假。因此,超市既沒有侵權的主觀故意,也不存在過失,請求工商機關免予行政處罰。
分歧:
超市的申辯理由對案件定性處理會產生多大影響?執法人員在研究該案件時,產生了3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現行《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將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定性為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與修改前《商標法》相應條款相比較,刪去了“明知”字樣?,F行《商標法》采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不論銷售者是否知道其銷售的商品為侵權商品,只要客觀上銷售了侵犯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就是侵權,就應當給予行政處罰?,F行《商標法》第五十六條還明確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這里只是免除了銷售者的賠償責任而沒有規定免予行政處罰,所以超市的申辯理由對案件的定性沒有任何影響,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種意見認為,超市的行為不能認定為商標侵權,更不能給予行政處罰。法律責任由輕到重依次是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對于歸責原則,《民法通則》確定了侵權的過錯責任,《刑法》更是將主觀方面作為構成犯罪的四要件之一。商標權利是民事權利的一種,《商標法》作為介乎《民法通則》和《刑法》之間的行政法,對這種民事權利的保護,不能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因此,第一種意見顯然是不合理的,是典型的客觀歸罪。超市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
第三種意見認為,因超市不存在過錯及過失,其行為只構成民事侵權行為,而不構成行政違法行為。主觀方面只能是歸責因素,而不是判定是否構成侵權的因素。過錯原則是侵權的一般歸責原則,《民法通則》中還有無過錯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在客觀方面,超市確實實施了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混淆了商品來源,對商標權利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也造成了侵害,現行《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明確將這種行為定性為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因此,超市雖然沒有過錯,其行為也已構成民事上的商標侵權,并應當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但是,工商機關并不能據此認定其行為構成行政違法行為而給予行政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