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行政訴訟需要行政合理性原則是什么?
律師解答:對于行政行為在合法范圍內實施是否適當,許多國家的法院均保持沉默,盡量克制對行政行為適當性的審查。隨著行政法治的發展,世界上一些國家已不滿足于司法審查的目的僅僅在于審查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由法院作出是否違法的判斷,他們希望法院在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同時解決行政爭議。而不解決合理性問題,就解決不了行政爭議。行政法治的完善要求加深對行政行為的審查。
相關法律常識:學者認為,“合理性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和擴大”。行政主體確實擁有一定的裁量權,否則行政便無法運轉。
但是,在法治社會,“即使在允許行政機關自由裁量的情況下,法的宗旨也并不在于承認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而必須承認其條理法上一定的合理限制”,也就是要使行政裁量受制于法的一般原則、精神,要符合一般法理,而不能讓行政脫離了法的控制。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這是一種能夠而且必須受到控制的自由裁量權。具有自由裁量權的行政機關必須合理行使這種自由裁量權,如果濫用自由裁量權,法院則要干預。故而,所謂的“自由裁量”實際上是受拘束的裁量(可代稱之以“行政裁量”),法院要運用合理性原則對此加以審查,即不應局限于合法性審查,還應對行政的適當或合理與否進行審查,這一點已被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APA)所確認。在大陸法系國家,他們也正在轉變觀念,通過擴大“法”的內涵加深合理審查。我國行政訴訟法部分地吸收了行政合理性原則,即對濫用職權、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情況進行審查。鑒于目前的行政執法現實,審查的力度和范圍還需加大和擴展。
另一方面,為銜接好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我們也需要在行政訴訟中進行合理性審查。我國行政復議法第一條規定行政復議的目的之一是“防止和糾正違法的或者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也就是說,行政復議機關有權依法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和適當進行審查。行政合理性原則全面適用于行政復議領域。行政復議法第五條又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我國行政訴訟法中卻規定“人民法院審查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第五條),實行了學者們常說的“以合法性審查為原則,以合理性審查為例外”的制度,這就將大多數合理性問題排除在行政訴訟之外。這樣,由于行政訴訟法作了相反的規定,行政相對人對行政復議決定中合理部分的內容不服,就難以得到行政訴訟的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林場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1-18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參考的核心法條有哪些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