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責任大小如何認定,判斷標準是什么樣的
一、責任大小的認定
衛生部頒發的《醫療事故鑒定暫行辦法》第36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事故過失行為在導致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一)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二)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四)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醫療事故鑒定書中的"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抑或"輕微責任",是對事故原因力的認定,其本來意義是"主要原因"或"此要原因",只不過醫療行政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處分看來是以原因力作為主要依據,需要如此表述而已。當然,醫學會的鑒定結論,不是具體行政行為,不能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其結論只是專家證言性質,在人民法院來說僅能起到證據的作用,沒有絕對的約束力,如果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之責任認定有爭議的,如果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可以單獨就責任程度問題(即原因力分析)再提交人民法院法醫室或委托有關專家作出認定。
二、判斷標準
醫療過錯是醫方承擔醫療責任的技心所在。認定醫方過錯時,應依據“醫療水準”,并結合對其過錯有影響的其他因素,從而確定醫方的醫療行為是否合乎醫療水準。即是否有過錯。文章還對患者承諾對醫方過錯的影響,尤其是患者承諾的構成條件進行了分析。
長期以來,醫療責任的認定一直是我國民法學界討論的焦點,而醫療過錯的存在與否又是認定醫療責任的關鍵。本文擬對認定醫療過錯的判斷標準、參考因素以及患者承諾對認定醫方過錯的影響等相關問題展開討論,以求拋磚引玉。
醫療過錯,屬于過錯的一種。對過錯的判斷,在學理上有新舊過失理論之區分。所謂舊過失理論,乃是將過失與故意相提并論,認為過失與故意同屬應加責罰的行為人的主觀惡意。故意為積極的惡意,過失為消極的惡意。若行為與結果間有相當因果關系,而行為人對于結果的發生,有預見的可能,并應預見而未預見或者說應注意而未注意的,即應負過失責任。新過失理論,則認為過失不僅指應加責罰的心理狀態,還應就行為的客觀狀態是否適當加以斟酌判斷。即除行為與結果之因果關系及預見可能性之外,尚須就行為在客觀上有無過錯,加以審認。具體醫療過錯而言,判斷醫方有無過錯,應就醫方是否已盡客觀上的注意義務為標準,亦即應就是否采取避免結果發生的適當措施而判斷。基于新過失理論的合理性,該理論得到了廣泛的確認。這就要求在討論醫療過錯的認定時,首先要對醫療行為所存在的特殊判斷標準予以準確認識。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醫療過錯責任大小如何認定,判斷標準是什么樣的的問題解答,在認定醫療過錯的過程中,往往會考慮到到許多方面,以免最終認定結果不符合實際影響醫患關系。讀者如果需要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吉超律師(18646396912),男,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執業律師,黑龍江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訴訟法學專業。 具有良好的正規法學教育背景、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通曉國家現行重要法律、法規。自擔任執業律師以來承辦過大量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長期奮斗在法律實踐工作的最前沿,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脫離實踐而空談理論;具有十分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和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實踐經驗;深得當事人一致好評。諳熟國家立法和法學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 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不唯上,不唯權,不唯書,不唯錢;不做高高在上的學者,也不做挑詞架訟的訟棍;堅持維護當事人利益至上,維護公平與正義至上,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
2021-02-20保證人資格有什么特殊規定
2021-02-17老公失業而離婚可以離嗎
2020-12-24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老婆出軌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1-03-07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