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抗訴程序是怎樣的
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控告申訴檢察部門、監所檢察部門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的申訴初審后,認為需要提出抗訴的,應當提出抗訴意見,連同案卷一并移送審查起訴部門審查。審查起訴部門經審查認為需要提出抗訴的,報請檢察長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檢察委員會決定抗訴后,由審查起訴部門出庭支持抗訴。
再審程序的抗訴與上訴審程序抗訴的區別
再審的抗訴是人民檢察院抗訴形式的一種,同上訴審程序的抗訴一樣,同屬于人民檢察院的審判監督活動,其目的都是對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是否正確,實行監督,以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但是,二者也有區別:
第一,抗訴針對的判決和裁定的性質不同。上訴程序的抗訴,是針對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提出的。而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是針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提出的。
第二,啟動抗訴的主體不同。上訴程序的抗訴是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和裁定提出抗訴。而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除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有權抗訴外,只有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有權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如果發現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確有錯誤時,應當提出抗訴意見,報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第三,抗訴的期限不同。
第四,抗訴的作用不同。上訴程序的抗訴,是在一審法院的判決和裁定未發生法律效力時提出的,只要在抗訴期間內依法定程序提出了抗訴,一審裁判就不發生法律效力,必然進入二審程序。而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主要是對錯誤的裁判的一種救濟,檢察機關只有對那些確有錯誤的生效裁判,才能對其提起審判監督程序抗訴。
如果發現案件事實確實有錯誤的,是需要重新改判,作出新的判決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