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法所得的概念
在《行政處罰法釋義》中對沒收違法所得有個解釋,指國家行政機關根據行政管理法規,將行為人的違法所獲得的財物強制無償收歸國有的一項行政處罰措施。沒收是一種較為嚴厲的財產罰,只有對那些為謀取非法收入而違反法律法規的公民、法人及組織才可以實行這種財產罰。
對違法所得還要明確以下幾點:
1、獲取違法所得的主體一般是行政管理相對人,但不一定是適格的處罰對象。比如一個12歲的孩子賣冰棍兒,收入了200元錢,按《行政處罰法》規定,孩子不夠行政責任年齡,不能給予行政處罰,但200元錢應該算違法所得。民事關系主體獲得的不合法收入一般稱為非法所得。
2、獲取違法所得的行為是違法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這里的法律規范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還包括國務院的決定和命令,但不包括國家政策。
3、違法所得是指不遵守法律或法令禁止性規定獲得的收入,“禁止”是指在“法律”中明令不允許的。法無禁止皆自由,不道德行為所得和規避法律所得不能叫違法所得。
4、違法所得是違法行為獲得的收入,有違法行為,但沒有收入或利潤,不能叫違法所得。這種違法無所得的情況是存在的,如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雖然有禁止性規定條款,但當事人未必有違法收入。
5、違法所得是財產性收入或收益,表現形式可能是金錢、物品、物品的使用權,不包含無法以金錢表示的非物質性利益,不包含違禁物品。無法以金錢表示的非物質性利益如幫助子女升學、得到提拔、找到工作、娛樂消費、性賄賂等。違禁物品歸類為非法財物。
二、違法所得還是違法收益?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違法所得產生收益也屬違法所得。
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適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貪污、賄賂、電信詐騙等五類案件嫌疑人逃匿可沒收違法所得,同時明確了違法所得產生的財產收益也屬違法所得,解決了這一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的疑問。
《規定》增強了違法所得沒收程序的實踐可操作性,為司法實踐中適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提供了直接依據,也有利于全面推進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有關“違法所得還是違法獲益”的相關內容,小編提醒您:違法所得產生收益也屬違法所得。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或是存在有其他疑問,律霸網為您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歡迎您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違法是否要求有主觀過錯
2020-12-27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土地入股分紅屬于什么科目
2020-11-16拆遷房屋賠償協議訴訟期是幾年
2021-02-07購買拆遷安置房需要注意的有哪些事項
2020-11-13公房拆遷職工如何安置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