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引用:
1.同樣是花季女孩,在一次車禍中同時喪生,兩個擁有城市戶口的孩子都獲得20多萬元賠償,而另一位農村戶口的孩子所獲賠償只有9萬元,這些被概括為“同命不同價”的案例,讓我國現行死亡賠償標準屢遭質疑。27日上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進行三審的《侵權責任法(草案)》新增規定:因交通事故、礦山事故等侵權行為造成死亡人數較多的,可以不考慮年齡、收入狀況等因素,以同一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2.作為我國民事法律體系中的支架性法律,《侵權責任法(草案)》于2002年12月經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于2008年12月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第二次審議。
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草案二次審議后,廣泛征求了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律師協會、一些地方和專家提出,全社會普遍關注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在實踐中,死亡賠償金的性質不夠明確而且標準較低,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將死亡賠償金的標準按照農村和城市進行簡單劃分,“同命不同價”的爭論長期困擾法院審判工作,侵權責任法對此不能回避,應該明確規定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和標準。
要點解析:
1.死亡賠償金,又名死亡補償費,顧名思義,是對受害人作為一個民事權利主體生命權的喪失(死亡)作出的賠償。目前具體的賠償標準如下:
(1)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來計算。普遍的以戶籍為準,城鎮戶籍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
(2)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根據客觀計算方法,以定型化賠償模式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和賠償年限,具體為:就是一次性賠償20年,死亡賠償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死亡賠償金賠償的對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齡太小,賠償20年就完了,年齡大一點的就是年齡每增加一歲就減少一年。死亡賠償金采納了系“繼承喪失說”,并非精神撫慰金,其計算公式為:
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報酬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1-01-30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再保險公司概述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