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農工[2007]1號)
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市人民政府:
現將《江蘇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2007年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江蘇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2007年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緊緊圍繞省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蘇”奮斗目標,深入貫徹國發〔2006〕5號文件和蘇政發〔2006〕162號文件精神,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繼續以解決涉及農民工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積極穩妥、全面有序地推進農民工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長效機制,使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切實得到尊重和保障,努力為富民強省、加快“兩個率先”和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二、主要任務
(一)認真做好《省政府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實施意見》貫徹落實工作
一是加強政策宣傳。通過新聞媒體報道、開展政策咨詢、舉辦專題培訓班等多種形式,使全社會了解《實施意見》的重要意義和重要內容,讓用人單位知法、守法,強化法制觀念;讓農民工懂法、用法,依法進行自我維權;讓社會各方面樹立理解、尊重、關愛農民工的意識,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是明確職責分工。按照工作要求,在明確部門職責分工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地方的工作職責,確保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三是建立通報制度。圍繞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各地各部門按月向省農民工辦報送工作進展情況,省農民工辦加大對重點工作的督辦力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二)全面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
認真總結建筑行業實行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的做法和經驗,抓緊制定所有用人單位實行工資支付保證金的相關辦法,在全省建立健全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加快形成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長效機制。深入實施《
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和《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嚴格規范用人單位工資支付行為。在建設領域進一步落實勞動計酬手冊和
勞動者權益告知制度,保障農民工的
勞動報酬權。繼續加強對建筑、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重點行業的執法檢查,嚴厲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引發群體性事件的通報制度。認真做好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工作,并在農民工比較集中的行業或區域大力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促進農民工工資水平合理增長。
(三)加強勞動用工管理和職業安全衛生工作
按照通俗易懂、便于執行的原則,制定和推行適合農民工特點的勞動合同示范文本。督促用人單位按照平等自愿、協商一致、依法訂立的原則,主動與農民工
簽訂勞動合同。加強對用人單位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的指導,對使用農民工相對集中行業繼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切實糾正和嚴厲查處用人單位拒絕或者變相拒絕簽訂勞動合同的行為,確保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70%。
進一步落實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責任,大力推進農民工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切實落實農民工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實施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農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70%以上;實施農民工結核病防治項目,農民工肺結核免費治療率達到90%以上。加強對農民工人群中傳染病疫情的監測和處置,對重要的甲乙類傳染病的處理率達到100%。為農民工子女提供免疫接種規范化服務,保證農民工子女中適齡兒童的計劃免疫疫苗接種率達到90%以上。嚴格市場準入條件和執法監督,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強化企業和行業安全生產責任,督促企業切實履行相關法律規定的義務。對煤炭和建筑企業職業安全衛生情況和職業病多發行業農民工職業健康監護情況,進行經常性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四)不斷強化農民工的就業服務和培訓工作
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全面向農民工開放,并為其免費提供政策咨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大力推進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鎮鎮通”工程建設,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營造良好環境。加大勞動力市場的監管力度,依法規范職業中介、勞務派遣行為,嚴厲打擊以職業介紹或以招工為名坑害農民工的違法犯罪活動。健全蘇南蘇北勞務輸出(輸入)對口掛鉤協作機制,繼續實施500萬農民轉移工程。完善和落實農民工培訓補貼政策,繼續推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券”制度,全省培訓農村勞動力240萬人。加大對進城后農民工的培訓工作力度,提高農民工的崗位從業技能、生產安全意識和盡快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鼓勵各類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開展“定向培訓”、“訂單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強化農民工的安全培訓,督促用人單位定期對農民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煤炭、建筑、化工等高危行業和特種作業的農民工必須專門培訓、持證上崗。
(五)積極推進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
深入貫徹實施《
工傷保險條例》和《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繼續加大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力度,非煤礦山、建筑、制造業企業和鄉鎮區域內企業以及化工、拆造修船、運輸等高風險行業的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力爭達到70%以上,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人數達到290萬人。堅持“保住院、保大病、保當期”的原則,推動各地抓緊建立適合農民工特點的醫療保障制度,穩妥解決農民工進城務工期間的醫療保障問題,年底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人數達到273萬人。按照與現行城鎮、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相銜接的原則,研究探索適合農民工特點的養老保險辦法。繼續做好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參加城鎮企業養老保險工作,力爭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240萬人。
(六)大力改善對農民工的公共服務
進一步落實“由流入地政府負責、公辦中小學接納為主”的原則,穩妥解決農民工同住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問題,力爭農民工子女入學率達99%以上,公辦學校吸納比例在70%以上。公辦學校對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要與當地學生在收費、管理等方面同等對待,不得違反規定向農民工子女加收借讀費及其他任何費用,并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酌情減免費用。加強對民辦民工子女學校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育教學、校園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重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積極為“留守兒童”在原籍接受義務教育創造良好條件,免除外出農民工的后顧之憂。進城農民工子女返回原籍就學的,當地學校要及時辦理入學手續,確保其不間斷學業。
完善“以流入地管理為主、流入地和流出地協調配合”的農民工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流入地要按照戶籍人口的同等標準,確保農民工享有國家規定的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項目,并積極開展生殖健康服務,禁止強迫農民工已婚育齡婦女返鄉孕檢。把長期在城市就業與生活的農民工居住問題納入城市住宅建設發展規劃,采取扶持政策,因地制宜解決農民工住房、租房問題,總結推廣部分地區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不斷完善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逐步有條件地解決長期在城市就業和居住的農民工戶籍問題。認真做好農民工文化服務工作,各地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文化站等城市公共文化設施要進一步向廣大農民工開放,同時將送書、送文藝演出進工地、進宿舍、進社區活動納入省農村“三送”工程。健全社區管理服務制度,加快構建以社區為依托的農民工服務和管理平臺,充分發揮社區在計劃生育、衛生防疫、居住安全、社會治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七)努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堅持依法辦事、按政策辦事。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大
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和
勞動爭議仲裁力度,開展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專項執法檢查,以農民工比較集中的餐飲服務、采掘、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等行業為重點檢查對象,以勞動合同、工資支付、工作時間、使用童工和未成年工情況為重點檢查內容,集中勞動保障監察力量,深入用人單位進行實地檢查,嚴肅查處侵害農民工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開展農民工土地承包問題的專項治理,依法維護農民工土地承包權益。法院要加強訴訟環節的維權工作。司法行政部門要認真做好對農民工的
法律援助和
法律服務工作,放寬對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的審查,健全工作網絡,及時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事項;加大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力度,引導農民工學會利用法律、通過合法渠道維護自身權益。工會要發揮維權主體組織作用,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全年農民工入會率增長12%,會員數增加50萬人以上。共青團、婦聯要做好配合工作。要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優勢,形成有效的執法檢查合力和聯動工作機制,努力形成全社會關注、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良好環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快完善農民工工作協調機制
解決農民工問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要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工作協調機制,在切實加強市級工作力量配備的同時,著手指導各地縣級建立工作機制,形成健全的工作網絡。有條件的和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地方,要抽調人員專門從事農民工工作,并保持人員隊伍的相對穩定。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工作任務比較重的成員單位,除明確領導小組成員和聯絡員外,還要落實兼職工作人員,加強對重點工作的協調和落實。
(二)搞好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
農民工問題是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必須準確把握好宣傳的基調和口徑。要堅持實事求是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方針,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的原則,注意宣傳的節奏、重點、時機、分寸,切實搞好農民工宣傳工作。要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國家和省關于農民工的方針政策,多角度宣傳農民工優秀人物的事跡,多形式報道解決農民工實際問題的工作典型。
(三)加強政策培訓和調查研究
農民工工作政策性強,社會影響大,做好這項工作關鍵是要有一批懂政策、會操作的工作骨干。要組織力量對解決農民工問題進行系統性、理論性和政策性的研究,對農民工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各地各部門要繼續加強調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議。加強對從事農民工工作人員政治業務素質培訓,組織相關人員赴農民工工作開展好的地區進行學習考察。協調有關部門對基層干部進行專門培訓,幫助一線工作人員掌握政策、精通業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農民工工作持續穩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組織開展農民工工作調研,省農民工辦將相關調研報告、研究成果以及貫徹國務院5號文件的配套政策,集中整理匯編成冊,供各地各有關部門參閱。
(四)系統開展全省農民工工作
一是加強對農民工工作的指導,研究建立農民工工作考核體系,充分發揮各地各部門的作用,進一步形成合力,從整體上推進全省工作開展。二是以解決農民工的突出問題為重點,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進行,進一步提高工作成效。三是注意發現典型、培育亮點,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各部門的先進經驗,帶動面上工作開展。對農民工工作成績突出的地區、單位及個人要給予表彰,對優秀農民工代表及善待農民工的企業典型進行表彰,進一步調動各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做好全省農民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