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加強保安服務管理,規范保安服務活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開展保安服務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保安服務是指依法成立的保安服務公司為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客戶)提供有償安全服務以及培訓保安人員等活動。
第三條 保安服務由公安機關統一領導和管理。
保安服務公司由市、區市縣公安機關按管理權限批準組建,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保安人員的培訓由市公安局保安訓練中心負責。符合條件的單位、團體以及社會職業培訓機構,需要舉辦培訓保安人員的班(校)的,應當報經市公安局批準。
第四條 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依法建立的負責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機構和工作人員,不得對外開展保安服務。
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或其他組織經縣以上公安機關批準關統一管理的負責本單位內部安全機構和保安人員,不得對外開展保安服務。
第五條 保安服務公司的任務是受雇為客戶提供安全服務,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預防和制止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保安服務公司不是執法部門,不得行使公安機關的權力,不能執行屬于公安機關的任務。
第六條 保安服務公司為客戶提供下列安全服務:
(一)守護、門衛、內部巡邏等;
(二)押運貨幣、貴重物品、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等;
(三)商貿、文化、體育、旅游等活動的保安服務;
(四)安全防范咨詢;
(五)按國家有關規定提供設計、安裝、維修安全技術防范設施的服務;
(六)經有關管理部門批準,研制、生產、經營防盜、防火、防爆、報警、無線電通訊等保安器材;
(七)應客戶要求的其他合法保安服務。
第七條 保安服務公司不得開展下列服務:
(一)經銷軍、警用槍支、彈藥;
(二)經銷鋼珠槍、仿真手槍、管制刀具以及公安機關嚴禁售賣的其他危害社會治安器械;
(三)經銷軍隊、公安及其他國家職能部門的專用服裝和標志;
(四)充當私人保鏢;
(五)為客戶提供催款討債等服務;
(六)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其他服務項目。
第八條 保安服務公司為客戶提供安全服務,由保安服務公司統一接受委托,并指派保安人員提供安全服務。保安服務公司應當與客戶簽訂委托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保安服務公司應當對其指派的保安人員所提供的安全服務負責。保安人員不得私自接受客戶委托提供安全服務。
市外保安服務公司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為客戶提供安全服務,應當報經市公安局批準。
第九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公民,經過保安培訓合格,可以接受保安服務公司的聘用擔任保安人員:
(一)遵紀守法,思想品德好,作風正派,無違法、犯罪劣跡;
(二)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三)年滿十八周歲,身體健康,熱愛和適合從事保安服務工作。
第十條 保安人員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服從命令,忠于職守,堅守崗位;
(三)依法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
(四)文明禮貌,不罵人、打人;
(五)發現現行違法犯罪行為必須及時制止,對違法犯罪人員應當扭送公安機關;
(六)著裝整潔,佩戴保安標志。
第十一條 保安人員的服裝式樣和保安標志由市公安局統一制式,定點生產,定向經銷。非定點生產廠和經營單不得仿制,生產、銷售保安服裝和保安標志。
第十二條 保安服務公司根據保安工作需要,經市或區市縣公安機關批準,可以給保安人員配備必要的非殺傷性防收器械。
保安人員在提供保安服務時,當保護的目標或人身安全受到不法侵害,非使用防衛器械不能制止時,可以依法使用防衛器械,但應以制服為限。
第十三條 保安人員在提供保安服務時,其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由保安人員所在的保安服務公司負責賠償。
第十四條 保安人員的人身安全受法律保護。保安人員享受法律法規規定的保險待遇和撫恤。
保安人員在保衛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中,成績顯著的,由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公安機關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五條 保安服務公司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主管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由主管公安機關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處理。
保安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所在的保安服務公司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未經公安機關批準,非法成立保安服務公司或者開展保安服務的,或者開辦保安培訓班(校)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處理,并可處以限額以下的罰款。
第十七條 本辦法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重慶市公安局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設立海事法院的決定
1984-11-1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 附:修正本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
2009-07-05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