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實施意見》(深府函〔2012〕99號),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勞動者技能就業和技能成才,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技能人才支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制定了《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學分制管理辦法》,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學分制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推進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工作,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滿足勞動者技能學習的社會化、終身化和個性化需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我市技工院校舉辦的非全日制技工教育。
第二章 課程與學分
第三條 學分制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分為基礎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基礎必修課為理論課程,學習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專業必修課為實操課程,學習掌握專業能力;選修課為文化基礎課,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第四條 課程結構的學分比例中,理論課程占總學分的35%,實操課程占總學分的55%(含綜合性實習),文化基礎課占總學分的10%。
第五條 學分是計算學生學習份量和成效的基本單位,是學生能否畢業的主要依據。學分的最小單位是0.5分。學生畢業取得的總學分不得低于110學分。
第六條 不同培訓層次的總學分參照相應全日制學制的總學分要求執行。不同培訓層次課程結構的學分比例如下:
(一)初級工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20%和70%;
(二)中級工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30%和60%;
(三)高級工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40%和50%;
(四)技師(包括預備技師)培訓層次: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分別約占總學分比例的50%和40%。
第七條 教學課程以18個學時為1學分。綜合性實習、入學和畢業教育等其他課程以30學時或一周為1學分。
第八條 獲得本專業相應職業資格證書記5個學分。
第三章 課程學習與管理
第九條 學生按照學校教學計劃進行學習。學生按每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完成學習內容,并上交作業和學習總結,經審閱合格后,才能參加課程考核。課程成績由作業和學習總結與課程考核構成,作業和學習總結占30%,課程考核占70%。課程成績合格才能獲得課程學分。
第十條 學生根據已有學習經歷和成績,或根據自身情況可申請免修相應課程,經學校審核批準后可給予相應學分。學生獲得教學計劃規定且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已通過同一層次及高一層次國家認可的學歷教育相關課程,可申請免修相應課程,經學校審核批準后給予相應學分。
第十一條 課程考核不合格可以補考。補考兩次不合格的應當重修。
第四章 學分獎勵及代替
第十二條 學生在本單位、本系統崗位技術、職業素質等方面的評比、競賽中獲得突出成績的,可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并可代替相應課程學分。評比、競賽中獲得的突出成績獎勵學分如下:
全國獎
省級獎
市級(集團)獎
區級獎
本單位獎
40
30
20
15
3-10
第十三條 參加經學校報名由各級政府組織的各類技能競賽的學生,根據競賽成績和級別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可代替理論課程、實操課程學分。競賽取得的獎勵學分如下(參加選拔賽和上一級競賽都獲得名次的,只計其中最高名次學分,不疊加):
名次
類別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第七名
第八名
第九名
第十名
第十一名
第十二名
第十三名
第十四名
第十五名
國家級競賽
25
20
18
16
14
12
10
8
7
6
5
4
3
2
1
省級競賽
10
9
8
7
6
5
4
3
2
1
市級競賽
5
4
3
2
1
區級競賽
3
2
1
第十四條 參加經學校報名由各級政府組織的各類文藝、體育等競賽,根據競賽成績和級別獎勵學分,計入文化基礎課程學分。競賽取得的名次獎勵學分如下(參加選拔賽和上一級競賽均獲得名次的,計其中最高名次學分,不疊加):
名次
類別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第七名
第八名
國家級競賽
15
12
10
8
6
4
2
1
省級競賽
8
6
5
4
3
2
1
市級競賽
5
3
2
1
區級市級競賽
3
2
1
第十五條 學生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發明類競賽名次,可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并可代替相應課程學分。競賽取得的名次獎勵學分如下:
獎項
分值
一等獎
二等獎
三等獎
個人
集體
個人
集體
個人
集體
國家級
15
13
12
10
9
7
省級
10
8
8
6
6
4
市級/行業協會
6
5
4
3
2
2
第十六條 學生取得本專業必考工種以外的中級及以上資格證書或專項能力證書,可獎勵學分,計入總學分,并可代替相應課程學分。取得專項能力證書或資格證書獎勵學分如下(同一工種職業資格證書只取最高級):
專項能力證書
中級職業資格證書
高級職業資格證書
4
5
6
第十七條 取得高中畢業證書可代替文化基礎課程學分。
第十八條 學分代替的審批程序如下:
(一)學生提交學分代替申請及依據;
(二)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審核;
(三)學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批準。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九條 本辦法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4年修正)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年三所列全國性法律增減的決定
1997-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訂)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特權與豁免公約》的決定
200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