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規已被《中國農業銀行關于印發的通知》(發布日期:2001年9月15日 實施日期:2001年11月1日)廢止
中國農業銀行工作人員違反安全保衛規章制度的處理辦法(試行)
(1998年1月26日 農銀發〔1998〕21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證安全保衛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做到有章必循,違章必究,有效防止
刑事案件、涉槍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發生,保護國家資金和職工人身安全,根據《中國農業銀行關于對工作人員違反規章制度處理的暫行規定》、《中國農業銀行稽核處罰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規章制度的范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制定的有關營業、守庫、運鈔、安全設施管理和安全保衛責任制等方面的法規、制度和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中國農業銀行各崗位在職工作人員(含固定工、合同工、代辦員)。
第四條 對違反安全保衛規章制度的工作人員,依照本辦法予以下列相應處理:
(一)批評教育,通報批評。
(二)經濟處罰,包括:罰款,扣發獎金、崗位津貼或目標責任津貼,賠償經濟損失,沒收非法所得。
(三)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
(四)其他處理,包括:停職、免職、解聘、限期調出、
解除勞動合同、辭退、除名。
以上處理可以并處。
第五條 對違反規定并已觸及刑律的,移交公安、檢察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章 操作人員違規的處理
第六條 操作人員的違規行為主要為:
(一)臨柜人員。
1.營業期間擅離職守,出現一人臨柜或無人臨柜的;
2.營業期間營業室柜臺門和后門不能即開即鎖,不能保持封閉營業的;
3.營業期間在營業室柜臺內會客,或允許外部人員進入柜臺內辦理業務的;
4.辦理業務中接受他人饋贈的香煙、食品、飲料、藥物等物品的;
5.違反規定接受安全檢查的;
6.營業人員臨時離柜,未將現金、印鑒、密押、重要空白憑證入柜加鎖或擅自讓他人代管的;
7.營業期間將大宗現金、印章、重要空白憑證等置于桌面的;
8.營業終了未將現金、印鑒、密押、重要空白憑證、有價證券認真清查和入庫保管的;
9.未設金庫的儲蓄網點,營業終了未將現金、印鑒、重要空白憑證、賬簿和微機軟盤入箱取走或在柜臺外攜款候車的;
10.運鈔車取送款時,營業人員未按規定的要求接送款的;
11.營業期間遇有突發事件,違反防暴預案的要求,不能有效處置造成損失的;
12.有其他類似違規行為的。
(二)守庫員。
1.不能按時上崗或擅自離崗,形成一人守庫或無人守庫的;
2.不經單位領導批準,擅自讓其他職工代班的;
3.允許外部人員或本單位非當日值班人員進入守庫室的;
4.在守庫室飲酒、玩牌、會客、留宿他人和賭博的;
5.上崗后門窗不關,報警、通訊、電視監控等設施不開通、不利用的;
6.無衛生間的守庫室不備便桶,夜間守庫期間隨意外出的;
7.守庫期間違反規定接受安全檢查的;
8.守庫期間遇有突發事件,違反防暴預案的要求,不能有效處置造成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的;
9.有其他類似違規行為的。
(三)押運員。
1.押運員在運鈔途中擅離職守,形成一人押運或無人押運的;
2.押運員執行任務不攜帶武器,不穿防彈衣,不戴鋼盔的;
3.押運員在運鈔途中辦理無關事宜或運鈔任務完成后不返回單位辦理槍支交接
手續的;
4.押運員在運鈔途中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玩弄或隨意放置槍支,違反槍不離身規定的;
5.押運途中飲酒或離開運鈔車就餐的;
6.押運員在途中遇到突發事件,違反防暴預案的要求,不能有效處置造成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的;
7.不按規定程序運鈔,取送款不到位,在營業室外辦理款箱交接手續的;
8.讓非專職司機駕駛運鈔車,讓無關人員搭乘運鈔車或攜帶易燃易爆物品的;
9.運鈔車司機運鈔前未認真檢查車輛,使運鈔途中出現故障、事故,造成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的;
10.運鈔司機、出納員、押運員泄露運鈔時間、地點、行車路線、現金數額的;
11.有其他類似違規行為的。
第七條 對操作人員的違規行為,區別情況進行如下處理:
(一)同一年度內初次違規,給予批評教育或30元以上罰款;再次違規,給予通報批評,扣發兩個月獎金或目標責任津貼;連續三次以上違規或違規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二)違規導致發生案件或事故,造成經濟損失,分別給予以下行政處分:造成5萬元以下經濟損失的,給予行政記過至降級處分;造成5萬元以上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的,給予行政記大過至開除處分;雖未造成經濟損失,但嚴重損害中國農業銀行信譽,造成惡劣影響的,給予行政記大過以上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三章 基層營業單位負責人違規的處理
第八條 基層營業單位負責人的違規行為主要為:
(一)主要負責人。
1.對上級下發的有關保衛工作的規章制度、通知、通報等不按要求及時傳達貫徹,貽誤工作的;
2.未與職工
簽訂安全保衛責任書,各崗位安全責任不落實的;
3.對營業、守庫、運鈔等環節執行規章制度的情況不檢查,不督促,應發現的問題未能及時發現,對違章行為不能及時糾正處理的;
4.不按規定對職工進行安全防范意識教育和防暴預案演練,職工缺乏防范意識和防衛能力的;
5.自衛器械、通訊器材、報警設備、運鈔車、消防器材等安全設施不完善、不達標或者失修,存在的隱患不能及時消除和不能督促職工正確使用安全設施的;
6.擅自使用臨時工守庫、押運、持槍、管槍或因安排不當形成一人守庫、押運或者無人守庫、押運的;
7.對要害部位人員的思想動態不分析、不掌握,用人失察,或發現員工有問題沒有采取預防措施的;
8.治保、消防組織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不主動與公安機關或鄰近單位聯防,防范措施不落實的;
9.自身違反安全保衛規章制度的;
10.對本單位發生的刑事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不向上級報告或報告遲緩,貽誤破案時機的;
11.其他違規行為。
(二)內勤(坐班)主任。
1.營業前未按規定進行安全檢查的;
2.各種自衛器械放置不當,未反鎖營業室卷閘門的;
3.營業期間營業室柜臺門和后門未鎖定或有外部人員進入營業室柜臺的;
4.檢查督促不力,出現現金、重要空白憑證、印章、密押、壓數機等亂扔亂放的;
5.營業終了檢查不認真,出現門窗不關閉或現金、憑證、印章、密押等未入庫保管的;
6.其他違規行為。
第九條 對基層營業單位負責人的違規行為,區別情況進行如下處理:
(一)違規未造成后果的,給予批評教育或通報批評,扣發1~3個月的獎金或目標責任津貼;
(二)造成1萬~10萬元經濟損失的,給予行政警告至撤職處分;
(三)造成10萬元以上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的,給予行政記過至開除處分。
(四)雖未造成經濟損失,但嚴重損害中國農業銀行信譽,造成惡劣影響的,給予行政記過以上處分。
第四章 保衛部門人員違規的處理
第十條 保衛部門人員的違規行為主要為:
(一)對上級行和公安機關印發的有關保衛工作的通知、通報等文件,不按要求及時傳達貫徹,貽誤工作的;
(二)工作不到位,應該監督檢查而未進行監督檢查的;
(三)安全檢查不認真,不登記,應該發現的問題而未發現的;
(四)對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未向被查單位提出整改意見,或未督促整改的;
(五)對職工安全防范教育和防暴預案演練檢查督導不力的;
(六)對下屬單位落實保衛規章制度、進行安全設施建設組織督促指導不力的;
(七)對經濟民警隊伍管理不嚴,不抓訓練,對治保、消防組織領導不力,防范措施不落實的;
(八)對本單位持槍、管槍人員審查不嚴,管理不力,對已發現的問題未及時向領導匯報和采取防范措施的;
(九)對基層防范工作中存在的違規問題,隱情不報,該罰的不罰,該處分的不提處分建議的;
(十)對已發生的刑事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不報告或報告遲緩,貽誤破案時機的;
(十一)自身違反保衛工作規章制度的;
(十二)其他違規行為。
第十一條 對保衛部門人員的違規行為,區別情況進行如下處理:
(一)違規未造成后果的,給予通報批評或扣發1~3個月獎金;
(二)導致刑事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發生,給予行政記過到降職處分;
(三)導致重、特大刑事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發生,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的,給予降職以上處分,情節和后果特別嚴重的,追究上級保衛部門負責人的行政責任。
第五章 各級行領導違規的處理
第十二條 各級行領導的違規行為主要為:
(一)對國家有關保衛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總行制定的保衛工作規章制度不傳達、不貫徹執行的;
(二)未與所屬分支機構的主要領導和本單位各部門負責人簽訂安全保衛責任書,安全責任不落實的;
(三)不能定期分析保衛工作狀況,不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下屬單位存在較多安全隱患的;
(四)不能經常組織、督促安全檢查,對下屬單位管理不嚴,造成保衛工作有關規定、操作規程和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不落實的;
(五)對職工安全防范、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無計劃,不檢查,不督促,教育效果不明顯的;
(六)對保衛人員和要害崗位人員的思想狀況不分析,不掌握,用人失察,發現員工有問題不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的;
(七)對防范工作中暴露出的重大隱患不重視,不能及時整改的;
(八)違反安全設施和防護器材的購置、設計、施工規定,造成浪費的;
(九)新建和改建營業網點不向保衛部門送審圖紙,使安全設施不符合要求或未經驗收開業的;
(十)自身違反安全保衛規章制度的;
(十一)本行發生刑事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隱瞞不報或報告遲緩,影響案件查處的;
(十二)其他違規行為。
第十三條 對各級行領導的違規行為,區別情況進行如下處理:
(一)發生刑事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未造成嚴重后果或影響的,給予批評教育或通報批評,限期改正;
(二)造成5萬~10萬元經濟損失的,給予行政警告至記大過處分;
(三)造成10萬~50萬元經濟損失的,給予記過至降職處分;
(四)造成50萬元以上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的,給予降級以上處分;
(五)情節和后果特別嚴重的,追究上級行有關領導的行政責任。
第六章 違規處理的其他規定
第十四條 違反保衛工作規章制度按本規定受到行政處分的,同時要給予經濟處罰。受到行政警告、記過處分的,扣發1~3個月獎金或目標責任津貼;受到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處分的,扣發3~6個月獎金或目標責任津貼。違規導致發生刑事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造成經濟損失的,根據責任大小,要承擔相應的
賠償責任。由于違規獲得的非法所得,全部沒收。
第十五條 工作人員共同違規的,視個人在違規活動中所負責任分別處罰,負主要責任的從重處罰,負次要責任的從輕處罰。
第十六條 因違反保衛工作規章制度,受到行政處分的,其職務、工資、專業技術職務按總行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七條 違反槍支管理規章制度的,按《中國農業銀行槍支管理違規處理暫行規定》處理。
第七章 執行與監督
第十八條 本規定由各級行領導負責貫徹執行。對違規的員工,由直接行政領導按照本規定提出處理意見,屬權限范圍內的可直接辦理,超權限的報上級領導批準。
第十九條 為嚴格執行保衛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各級行要加強經常性的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
第二十條 保衛部門對違規人員有經濟處罰權,有給予行政處分和其他處理的建議權。需要給予行政處分的,保衛部門要向同級監察、人事部門提出書面建議,由監察、人事部門處理。
第二十一條 建立違規違章登記制度。屬于經濟處罰的,保衛部門向違規人員下達經濟處罰通知書。經濟處罰通知書格式由一級分行制定,一般為三聯,詳細記錄違規違章的時間、內容、后果及處理情況,保衛部門負責人及違規人員簽名蓋章。
第二十二條 受到經濟處罰的個人,應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繳納罰沒款項,逾期不繳的,由財會部門根據處理通知從被處罰的個人工資中扣收。
第二十三條 對違規處理的各項罰沒款由各級行按財務制度規定作非營業性收入。
第二十四條 因違規被處罰的人員對處罰決定不服,可在收到處分決定或違規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主管部門書面提出申訴,上級主管部門應在收到申訴書之日起30日內作出復審決定,復審期間不停止原處罰決定的執行。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制定并負責解釋和修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各直屬分行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并報總行備案。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