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有關資產評估協會:
根據財政部制訂并發布的《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稅務師事務所會計核算辦法》(財會〔2001〕61號,以下簡稱《核算辦法》)的規定,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以下簡稱“事務所”)從2002年1月1日起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為實現原《會計師事務所會計核算辦法》和《會計師事務所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向《企業會計制度》的平穩過渡,為更好地做好2002年度全行業的財務會計報表匯總工作,現將新舊企業財務會計核算辦法銜接中有關問題通知如下,請遵照執行。
一、會計科目銜接原則
(一)堅持按系統、完整、科學、實用的原則設置會計科目。一級會計科目不超出《企業會計制度》及《核算辦法》規定的范圍,對于事務所不涉及或很少涉及的會計業務在會計科目設置中可以不予體現。
(二)原會計科目與《企業會計制度》和《核算辦法》中的科目名稱、核算內容一致的保留不變;名稱不一致、核算內容一致的,根據新制度更名;名稱一致、核算內容不一致的,根據新制度規范核算內容;原會計科目新制度中沒有的取消,其核算內容歸入相關會計科目。
二、會計科目銜接分類說明
(一)資產類
1.設置一級會計科目“其他貨幣資金(1009)”,用于核算事務所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資款等各種其他貨幣資金。
2.取消原一級會計科目“存貨(125)”。設置一級會計科目“低值易耗品(1231)”,用于核算事務所庫存的各種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設置一級會計科目“庫存商品(1243)”,用于核算事務所經銷的會計賬證、表冊等經營性存貨的實際成本。
3.取消原一級會計科目“長期投資(141)”;設置一級會計科目“長期股權投資(1401)”,用于核算事務所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設置一級會計科目“長期債權投資(1402)”,用于核算事務所購入的在1年內(不含1年)不能變現或不準備隨時變現的債券和其他債權投資。
4.取消原一級會計科目“遞延資產(181)”,設置一級會計科目“長期待攤費用(1901)”,用于核算事務所已支出,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
(二)負債類
1.設置一級會計科目:“預收賬款(2131)”,用于核算事務所按業務約定書或合同向客戶預收的款項。
2.設置一級會計科目“其他應交款(2176)”,用于核算事務所除應交稅金、應付股利以外的其他各種應交的款項,包括應交的教育費附加、應交住房公積金等。
3.在一級會計科目“其他應付款(2181)”下增設“業務協作費(218101)”明細科目,用于核算事務所之間進行業務協作時應支付給另一方的費用。
4.設置一級會計科目“職業風險基金(2333)”,用于核算事務所按規定提取的用于職業風險賠償的準備金。
5.取消原一級會計科目“職工住房基金(235)”。
(三)所有者權益類
1.取消原一級會計科目“事業發展基金(313)”,設置一級會計科目“盈余公積(3121)”,在此科目下設置“共同基金(312101)”明細科目,用于核算事務所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用于事務所發展的基金。
2.取消一級會計科目“盈余公積(3121)”下的“法定盈余公積(312101)”、“任意盈余公積(312102)”、“法定公益金(312103)”三個明細科目。
3.取消一級會計科目“利潤分配(3141)”下的“提取法定公益金(314103)”、“提取任意盈余公積(314109)”明細科目。
(四)損益類
1.取消原一級會計科目“業務收入(501)”設置一級會計科目“主營業務收入(5101)”,用于核算事務所從事主營業務活動所取得的各項收入。
2.取消原一級會計科目“附營業務(503)”,設置一級會計科目“其他業務收入(5102)”,用于核算事務所除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其他業務收入。
3.取消原一級會計科目“其他收入(511)”,設置一級會計科目“營業外收入(5301)”,用于核算事務所固定資產盤盈、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等。
4.取消原一級會計科目“業務支出(502)”,設置一級會計科目“主營業務成本(5401)”。用于核算事務所為取得主營業務收入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職工工資、福利費、差旅費、租賃費、折舊費、辦公費、培訓及資料費等支出。
5.設置一級會計科目“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5402)”,用于核算事務所應由主營業務負擔的稅金及附加。
6.設置一級會計科目“其他業務支出(5405)”。用于核算事務所為取得其他業務收入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成本、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和附加等。
7.設置一級會計科目“管理費用(5502)”。用于核算事務所股東會、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由事務所統一負擔的費用。在“管理費用”科目下增設“職業責任保險費(550201)”明細科目,用于核算事務所為抵御風險、保護有關當事人的利益而支付的各種保險費;增設“職業風險基金(550202)”明細科目,用于核算事務所按規定提取的用于職業風險賠償的準備金。
8.取消原一級會計科目“其他支出(512)”,設置一級會計科目“財務費用(5503)”,用于核算事務所為籌集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以及相關的手續費等。
9.設置一級會計科目“營業外支出(5601)”,用于核算事務所發生的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
10.設置一級會計科目“投資收益(5201)”,用于核算事務所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11.設置一級會計科目“以前年度損益調整(5801)”,用于核算事務所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
三、新舊會計科目對照表(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10-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超過批準用地面積不大的新建房屋是否可以用罰款代替責令限期折除的答復
1991-10-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1993)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6-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修正)
199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1998年特別國債付息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4-04-2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