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審稿)》開始在官網上公開征求意見。送審稿增加規定,代替實際駕駛人接受機動車交通違法處罰和記分并從中牟取經濟利益的,處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代替實際駕駛人接受機動車交通違法處罰和記分并從中牟取經濟利益,被處罰后再犯的;組織、介紹他人代替實際駕駛人接受機動車交通違法處罰和記分并從中牟取經濟利益的,處15日以下拘留,并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認車不認人”易留下漏洞
據了解,在非現場執法中,由于一些“電子眼”在拍攝交通違法行為時,不能拍到車內實際違法駕駛人,致使交警在處罰時只能“認車不認人”。此外,違章停車,駕駛人不在,也不能現場記分;租賃車輛,租車人違章,返還車輛后,租賃公司還不知道該車輛曾有違章記錄,也容易形成車主被動“代扣分”處罰。
“只要有人甘愿代人受罰,聲稱某某車輛是自己所開,就可拿自己的駕照去接受處罰”,這給“代扣分”者提供了可乘之機,部分有本無車的“本本族”為了不讓積分“閑置荒廢”,打起了駕照分數的主意。
據了解,“代扣分”業務在網上已頻繁出現。在新交規出臺前,這種違法的“代扣分”就已零星存在。在最嚴新規出臺后,“代扣分”開始大量涌現,且每分的價格由四五十元迅速漲到兩三百元不等。
網友建議:
裝高清攝像頭打擊
如何避免“代扣分”現象?有網友建議,安裝高清攝像頭,拍攝違章的同時拍攝人臉,處理違章必須由駕車的人來處理。據了解,交警部門對于辦理違章處理時要求前來辦理的人和駕照必須一致,否則窗口不予辦理。
交警部門表示,買賣駕照記分,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雙方都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根據法律規定,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提供虛假證言、謊報案情,影響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辦案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警方提醒:
代親友扣分也違法
不存在買賣,只是替家人或者朋友“代扣分”行嗎?
“也屬違法行為。”交警部門表示,根據《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等新規,禁止通過買分賣分、代扣分等違法行為使交通違法當事人逃避記分處罰。
“對代辦交通違法業務及買賣機動車駕駛證記分違法行為,嚴重的可追究刑事責任。”交警部門稱,這種行為一經查處將受到治安或刑事拘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2017修訂)
2017-02-2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2013-10-02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