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調解官民之間行政爭議的《北京市行政調解辦法》將于9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北京市規范政府自身行為的首部地方性法律法規。
在1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法制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富瑩介紹說,此次《北京市行政調解辦法》立法的目的在于,規范行政機關的行政調解行為,增強行政機關的自我約束,杜絕調解的隨意性,防止久調不決的現象。
該《辦法》將行政調解民事糾紛的范圍界定為,現有法律、法規、規章中所劃定的民事糾紛均可以由行政機關調節,其中涉及打架治安事件、交通事故賠償、醫療事故賠償、土地承包經營等內容,與當前城鄉居民生活有著密切關聯。
《辦法》指出,行政機關調解行政爭議,不得影響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職責,不得以行政調解代替行政執法。行政機關調節民事糾紛,應當保持客觀中立,不得包庇一方當事人。
《辦法》還規定,行政機關在行政調解中發現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或者其他影響社會穩定的爭議糾紛,應當及時通知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權處理的部門。行政機關在行政調解中,不得拒絕當事人提供證據,不得拒絕當事人終止調解的要求。
《辦法》還對行政調解的期限做了明確規定,調解民事糾紛,自行政機關受理之日或雙方當事人同意調解之日起30日內結束。情況復雜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形的,經當事人同意,可以適當延長。
為何要出臺該部法規?北京市法制辦復議應訴調解指導處處長王華介紹說,行政調解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應該將行政爭議調解前移。但是這幾年,隨著矛盾糾紛越來越多,法院訴訟被推向第一線,行政調解反而退居第二線。在此背景之下,有必要將行政調解手段利用起來。
據了解,去年北京市行政機關共受理行政調理案件30多萬件,調理成功23萬件,成功率為78%。
王華披露,全市各行政單位有行政調解機構168個,有專職兼職調解工作人員500多人,如東城區就設立89個調解工作中心,已覆蓋主要社區,實現小矛盾糾紛不出社區。
據李富瑩介紹,今年5月19日,經過北京市人民政府第80次常務會議,該《辦法》審議通過。該項立法就是要從源頭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發生,希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9年修正)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
2009-08-27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82)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修正]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