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對外貿易、國際交往和旅游事業的發展,將進一步開放新的口岸。為加強口岸開放的審批工作,特制定本規定。
一、本規定所指口岸是供人員、貨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國境的港口、機場、車站、通道等。口岸分為一類口岸和二類口岸。一類口岸是指由國務院批準開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類口岸是指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開放并管理的口岸。
二、口岸的開放和關閉,由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審批后公布執行。
三、凡開放口岸,應根據需要設立邊防檢查、海關、港務監督、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商品檢驗等檢查檢驗機構,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口岸機構。
四、兩類口岸的具體劃分:
(一)以下為一類口岸:
1、對外國籍船舶、飛機、車輛等交通工具開放的海、陸、空客貨口岸;
2、只允許我國籍船舶、飛機、車輛出入國境的海、陸、空客貨口岸;
3、允許外國籍船舶進出我國領海內的海面交貨點。
(二)以下為二類口岸:
1、依靠其他口岸派人前往辦理出入境檢查檢驗手續的國輪外貿運輸裝卸點、起運點、交貨點;
2、同毗鄰國家地方政府之間進行邊境小額貿易和人員往來的口岸;
3、只限邊境居民通行的出入境口岸。
五、報批程序:
(一)一類口岸:由有關部(局)或港口、碼頭、車站、機場和通道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會商大軍區后,報請國務院批準,同時抄送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總參謀部和有關主管部門。
(二)二類口岸:由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征得當地大軍區和海軍的同意,并會商口岸檢查檢驗等有關單位后,報請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批文同時送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六、報批開放口岸應附具下列資料:
(一)對口岸開放進行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口岸的基本條件、近三年客貨運量、經濟效益和發展前景的資料。
(二)根據客貨運輸任務提出的有關檢查檢驗單位、口岸辦公室、中國銀行等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方案。
(三)檢查檢驗場地和辦公、生活設施等規劃,以及投資預算和資金來源。
七、對外開放前的驗收:
(一)新開放的口岸,在開放前必須對其交通安全設施、通信設施、聯檢場地、檢查檢驗等單位的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以及辦公、生活設施等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宣布開放。
(二)一類口岸,由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驗收;二類口岸,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口岸辦公室或其他主管口岸工作的部門負責組織驗收。
八、臨時進出我國非開放區域的審批權限:
(一)臨時從我國非開放的港口或沿海水域進出的中、外國籍船舶,由交通部審批,并報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備案。報批前應征得軍事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以及有關檢查檢驗單位的同意,并安排好檢查檢驗工作。
(二)臨時從我國非開放機場起降的中、外國籍民用飛機,由中國民用航空局征得軍事主管部門同意后審批,非民用飛機由軍事主管部門審批,并報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備案。報批前應征得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檢查檢驗部門的同意,并安排好檢查檢驗工作。
(三)臨時從我國非開放的陸地邊界區域進出境的中、外國籍車輛和人員,由省級人民政府審批。報批前應征得當地省軍區和公安部門的同意,并安排好檢查檢驗工作。
九、口岸開放應有計劃地進行,按隸屬關系分別列入國家或地方口岸開放計劃。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將口岸開放計劃(草案),于計劃年度前兩個月報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并抄報國家計委、勞動人事部和檢查檢驗單位的有關主管部門。
十、開放口岸檢查檢驗設施建設資金來源:
(一)中央管理的口岸,由中央負責解決;地方管理的口岸,由地方負責解決。
(二)國家新建開放的港口、碼頭、車站和機場(含軍用改為軍民合用的機場)等口岸建設項目(包括利用外資和中外合資項目),以及老口岸新建作業區和經濟開發區的新港區等項目,所需聯檢場地應與港口、碼頭、車站、機場等主體工程統一規劃。所需投資包括在主體工程之內。檢查檢驗單位辦公、生活土建設施(包括宿舍)的投資,由口岸建設項目的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研究,統一匯總報國家計委審批。批準后,投資劃撥給口岸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地方統一規劃,統一設計施工。軍用改建為軍民合用機場的口岸項目,應事先征得空軍或海軍同意,如在機場內建設,建設單位可提出要求,由空軍或海軍統一規劃。
(三)各部(局)直屬的原有港口、碼頭、車站和機場需要對外開放時,所需聯檢場地,原則上要利用原有建筑設施。如確需擴建、新建,應由港口、碼頭、車站和機場的主管部門投資建設。檢查檢驗單位的辦公、生活土建設施(包括宿舍)的投資,原則上由各自主管部門解決。對確有困難的,國家或地方給予適當補助,由地方統一建設,投資交地方包干使用。
(四)地方新開口岸,所需聯檢場地和檢查檢驗單位的辦公、生活土建設施(包括宿舍),由地方統一投資,統一建設。
(五)國際海員俱樂部的建設規劃和投資來源,比照(二)、(三)、(四)項規定解決。
(六)檢查檢驗單位所需的交通工具、儀器設備等,由各自主管部門解決。
(七)聯檢場地內,劃給檢查檢驗單位的辦公和業務用房(包括水、電、市內電話),應由港口、碼頭、車站和機場(包括軍民合用的機場)的經營單位免費提供。
十一、本規定由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十二、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18)
2018-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訂)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05-30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修正案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免職的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議》的決定
2004-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