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條 管理人或者債務人依照本法規定解除合同的,對方當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申報債權。
【釋義】
本條是關于因解除合同而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進行債權申報的規定。
對于破產案件受理前已經成立而債務人和對方當事人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根據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管理人有權決定解除或者繼續履行。同時,按照本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在重整期間,債務人經人民法院批準自行管理財產和經營事務的,上述合同解除或者繼續履行的權利由債務人行使。管理人或者債務人決定繼續履行合同的,其所產生的債務,按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作為共益債務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而管理人或者債務人決定解除合同的,所產生的債務應當如何處理,就要依據本條的規定執行。
依據合同法的一般原理,解除合同將使合同雙方恢復到未訂立合同前的狀態,即恢復原狀;同時,如果一方當事人因可歸責于自己的原因解除合同,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破產管理人或者債務人依照本法的規定行使合同的解除權,也屬于“因可歸責于自己的原因”。因此,如果對方當事人因為合同的解除而受到了損害,應當可以向管理人或者債務人請求損害賠償。但是,應該注意到,這種損害賠償請求權作為一種債權,產生于破產案件受理以后,不符合本法第四十四條關于可申報債權的定義;而作為破產案件受理后產生的債權,這種損害賠償請求權不屬于本法第四十二條所規定的共益債務的范疇。對于這種損害賠償請求權應該如何處理,應該由法律作出明確規定。從國外的立法例看,一般都將這種債權視為可申報債權。我國現行《企業破產法(試行)》也有類似規定,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清算組決定解除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因合同解除受到的損害作為破產債權。本法沿襲了現行企業破產法(試行)的規定,在本條明確規定,管理人或者債務人依照本法規定解除合同的,合同對方當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進行債權申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2016修正)
2016-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2009-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國家技術委員會和科學規劃委員會合并為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決定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全國人口普查條例
2010-05-24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
2009-08-1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9-01-05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34號)
2008-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
2008-10-17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通知
200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