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省地稅系統堅持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宗旨,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依法治稅和規范服務,全面強化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著力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全省地稅收入在上年高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稅收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為加快安徽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據初步統計,2005年全省地稅部門共組織入庫各項收入330億元,比上年增加69億元,增幅達26.4%,其中:入庫稅收收入190億元,同比增加37億元,增長24.5%,征集各項基金費收入140億元,同比增加32億元,增長29.1%. 2005年,全省地稅部門組織各項收入和稅收收入與“九五”末的2000年相比,規模都翻了一番多。全省地稅收入總量繼2003年突破200億元后,2005年又一舉躍過300億元臺階。地稅機構成立的十年間,收入規模從100億元到200億元用了五年,從200億元到300億元僅用了兩年時間。整個“十五”計劃期間,全省累計組織各項收入1136億元,比“九五”期間增加629億元,總量較“九五”增長1.8倍以上,其中累計入庫稅收收入678億元,比“九五”增加253億元,收入年均增長16.2%,在收入基數逐年增加的情況下,仍快于“九五”平均增速2.9個百分點。
在抓好組織收入工作,為地方發展提供更多財力支持的同時,全省各級地稅機關自覺服從和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正確處理好組織收入與發展經濟、維護穩定的關系,協調發揮聚財和調控兩個職能,努力實現稅收與經濟的良性循環。2005年,全省地稅部門積極運用稅收杠桿的調節作用,制定了再就業、股票期權、民營醫療機構、轉制科研機構、農村信用社等涉及扶持再就業、支持產業升級和國有企業改革、鼓勵自主創新、支持金融改革等方面的多項稅收政策,同時,進一步抓好以前年度國家和省里出臺的關于國產設備投資抵免所得稅、提高營業稅起征點、鼓勵資源綜合利用、減免民政福利企業稅收、減免農民建房、農用車輛稅收和扶持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工作,為促進我省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 (駱曉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級直接選舉工作問題的決定
1980-02-12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原由中國人民銀行履行的監督管理職責的決定
2003-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規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