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規已被《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和業務文件的通知》(發布日期:1993年12月3日 實施日期:1993年12月3日)廢止
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人民
檢察院刑事檢察工作試行細則
?。ǎ保梗福澳辏吩拢玻比眨?
第一章 任務、業務范圍和工作原則
第一條 本細則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規定和刑事檢察工作的實踐經驗制定。
第二條 刑事檢察工作是檢察機關打擊敵人,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社會治安的主要手段和有力武器。各級人民檢察院通過刑事檢察工作的活動,保障刑事訴訟的正確進行,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第三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工作的業務范圍包括:
?。ㄒ唬彶闆Q定是否批準逮捕;
?。ǘ彶闆Q定是否提起公訴;
(三)出席法庭支持公訴;
(四)對偵查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五)對審判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第四條 刑事檢察工作必須遵守下列原則:
?。ㄒ唬┮允聦崬楦鶕苑蔀闇世K,對于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二)依靠群眾,實事求是,調查研究,重證據而不輕信口供,嚴禁逼供信;
?。ㄈ﹪栏駞^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分清罪與非罪的界限;
?。ㄋ模┰诔N蜕霞墮z察機關領導下同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實行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ㄎ澹﹫猿钟蟹ū匾?,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獨立行使檢察權。
第二章 審查批捕
第五條 人民檢察院受理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的人犯,應由公安機關制作提請批準逮捕書一式三份,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
已拘留的,應附有
拘留證;已搜查的,應附有搜查證和搜查記錄。
第六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必要時可以派人參與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或重大案件的討論,也可提審已拘留的人犯。
第七條 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逮捕人犯的案件,應當認真進行審查,查明
被告人的行為是否已構成犯罪,主要犯罪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以及是否符合逮捕人犯的條件等,分別情況作出批準逮捕、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或者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第八條 凡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查清,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人犯,采取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批準逮捕,并制作批準逮捕決定書,連同案卷材料送回公安機關執行逮捕。
第九條 對于被告人的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并制作不批準逮捕決定書,說明不逮捕理由,連同案卷材料,送回公安機關。
對于已構成犯罪不需要逮捕的不存在社會危險性的被告人,或社會危險性較少,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可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也應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并制作不批準逮捕決定書,說明不逮捕的理由,連同案卷材料,送回公安機關。
第十條 對于主要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寫出補充偵查意見書,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對于不影響批準逮捕的犯罪事實或情節,不要求在審查批捕時全部查清,可以在逮捕后繼續進行偵查。
第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公安機關提請逮捕人犯的案件,應在二十天內作出是否逮捕的決定,或者提出補充偵查意見;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不得超過一個月。
對于公安機關已經拘留的人犯,從接到提請批準逮捕書起,必須在三天法定時間內作出是否逮捕的決定。
第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決定是否批準逮捕工作中,對于涉及國家重要機密的特殊案件,應注意嚴格保密,并由檢察長或由他指定的檢察員辦理。
第十三條 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人犯的案件,應由同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并作出決定。
對于縣級以上領導干部和各方面有代表性的知名人士中的
犯罪分子,需要逮捕的,除極少數有特殊重大情況必須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向上級請示者外,都由當地人民檢察院批準。
第十四條 根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的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的犯罪分子,需要逮捕的,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同意后,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批準。
第十五條 外籍和無國籍人員中的犯罪分子,需要逮捕的,一律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第十六條 對于需要延長羈押期限的案件,應由公安機關在期限屆滿七天前,向同級人民檢察院提出延長羈押期限的意見書和簡要案情,經人民檢察院簽署意見后,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上級人民檢察院應在羈押期限屆滿前批回。
對于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依法延長羈押一個月仍不能終結的,應由公安機關在期限屆滿十五天前,向同級人民檢察院提出報告,并附簡要案情,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提出報告,并附簡要案情,由同級人民檢察院簽署意見,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轉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延期審理。
第三章
審查起訴
第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受理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起訴或者免予起訴的案件,應由公安機關制作
起訴意見書或者免予起訴意見書一式三份,連同案件材料和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第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全面查明:
?。ㄒ唬┓缸锸聦崳òǚ缸锏臅r間、地點、人物、手段、情節、動機、目的和后果等)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被告的供述和證據之間以及各個證據相互之間有無矛盾;
?。ǘ┓缸镄再|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應用法律是否適當;
?。ㄈ┯袩o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四)是否屬于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
?。ㄎ澹┯袩o附帶民事訴訟;
?。﹤刹榛顒邮欠窈戏?。
第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進行必要的偵查:
?。ㄒ唬τ谥饕缸锸聦嵾M行復核;
?。ǘ┯崋柋桓嫒?;
(三)詢問證人和被害人;
(四)調查補充必要的證據;
?。ㄎ澹┱J為需要重新勘驗和檢查時,可以要求公安機關復查、復驗或偵查實驗,并派員參加,或者由檢察院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員進行。
第二十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的決定,并制作
起訴書一式三份(
共同犯罪案件可以根據被告人數相應增加起訴書份數),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第二十一條 起訴書是檢察機關代表國家提起公訴的重要
法律文書。起訴書的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
?。ㄒ唬┍桓嫒说男彰?、性別、年齡、籍貫、民族、文化程度、職業、住址,曾否受過刑事處罰,拘留、逮捕的年、月、日。
(二)根據犯罪事實和法律確定的犯罪性質填寫案由和案件的來源。
?。ㄈ┓缸锸聦嵑妥C據,包括被告人犯的時間、地點、經過、手段、動機、目的、造成的危害,以及足以證明被告人犯罪的各種證據。
?。ㄋ模┢鹪V的根據和理由:寫明被告人觸犯的刑法條款、犯罪的性質、犯罪的責任、從輕或從重處罰的條件。對于共同犯罪案件,應當寫明被告人各自應負的罪責。
如果有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起訴書中寫明。
起訴書要求做到敘述事實清楚,引用
法律條文確切,文字通順,用詞恰如其分,結論和罪行相符。
在起訴書的附注中應當寫明:被告人關押處所、案卷冊數、罪證、贓物。
第二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被告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但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應當作出免予起訴的決定,并制作免予起訴決定書。
免予起訴的案件:
?。ㄒ唬┳镄休^輕,確有悔罪表現的;
(二)罪行較重,自首后有立功表現的;
?。ㄈ┚哂行谭ǖ谄邨l、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二款、第十八條第二款、第十九條第二款、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之一者。
第二十三條 免予起訴決定書的內容: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與起訴書基本相同,第三部分應當寫明免予起訴的根據和理由,并注明“如果不服本決定,可以在七日內向本院申訴?!比缬形镒C、贓物、違禁物品或扣押的財物等,應當寫明如何處理。
第二十四條 免予起訴的決定,由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公開向被告人宣布。
免予起訴決定書,應當分別送交公安機關、被告人和他所在的單位、被害人等。如果公安機關認為免予起訴的決定有錯誤,或被害人、被告人對免予起訴決定不服,應當按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二款、第三款和第一百零三條規定的程序處理。
第二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被告人的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犯罪事實并非被告人所為,或者具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并制作不起訴決定書。不起訴決定書應當寫明被告人的基本情況和決定不起訴的理由。
不起訴的決定,按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的程序處理。
依照刑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于免予起訴和不起訴的案件,根據不同情況,可以建議公安機關或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認為主要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有遺漏罪行、遺漏同案犯的,應當提出具體意見,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或者自行偵查。
補充偵查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
第二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經檢察長批準,可以延長半個月。
第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應當與各級人民法院審級管轄范圍相適應。
下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經審查,認為屬于上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管轄的案件,應當分別情況報送相應的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一)縣(市、區)人民檢察院受理的應向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應當分別情況報送地區檢察分院和自治州、省轄市人民檢察院,或者層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二)地區檢察分院和自治州、省轄市人民檢察院受理的應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應當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或者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受理的應向最高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應當報送最高人民檢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上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起訴的案件,屬于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應由上級人民檢察院交給下級人民檢察院審查后,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第二十九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起訴的案件,如發現主要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主動補充材料;如發現主要犯罪事實失實,或者按照刑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主動撤回起訴,按照不起訴或免予起訴的程序處理。
第四章 出席法庭,支持公訴
第三十條 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除罪行較輕并經人民法院同意的以外,都應當派員出席法庭,支持公訴。
第三十一條 檢察長或者檢察員在出庭前,必須認真審閱案卷,全面地熟悉案情,作好閱卷筆錄,研究有關政策、法律,了解被告人的認罪態度,針對被告人和辯護人可能進行辯護的重點問題,作好答辯的準備。
第三十二條 出庭的檢察長或檢察員要事前擬好公訴詞提綱。公訴詞是起訴書的補充文件,其內容一般包括:
(一)對法庭調查的簡要概括;
?。ǘ┻M行證據分析,認定被告人的罪行;
(三)進行案情分析,概括案件的全貌,揭露被告人犯罪的社會危害性;
(四)分析被告人犯罪的思想根源和社會根源;
?。ㄎ澹┻M行法律上的論證,指明被告人觸犯的刑法條款,闡明被告人應負的法律責任。
公訴詞要根據案件的特點進行分析和論證,防止千篇一律。
第三十三條 出庭的檢察長或檢察員應當在法庭上進行下列支持公訴的活動:
?。ㄒ唬┬x起訴書;
?。ǘ┰诜ㄍフ{查中,經審判長許可后向被告人發問或詢問證人和被害人,提請審判長出示有關證據和宣讀證言、
鑒定書等;
(三)發表公訴詞;
?。ㄋ模﹨⒓臃ㄍマq論。
發表公訴詞不是每個案件的必經程序,對于案情簡單的案件,也可以不發表公訴詞,但應當參加辯論。
第三十四條 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如果發現起訴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主動撤回起訴,補充偵查;如果發現有被遺漏的犯罪事實和犯罪人,而又不能在法庭上調查清楚的,應當建議休庭,進行調查后再行審理。
第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判的公訴案件,一般應由檢察長或檢察員二人以上出庭支持公訴,并將出庭的時間、地點,法庭認定的犯罪事實與起訴書有無出入,被告人、辯護人提出的問題和申辯的理由,公訴人答辯的要點,以及審判結果,記錄清楚,附卷備查。
第五章 對偵查活動和審判活動的監督
第三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活動的監督,是監督公安人員在偵查工作中是否遵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發現和糾正錯案、漏案以及刑訊逼供和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公安人員在拘留、逮捕、預審、使用偵查手段、搜集證據等方面有違法亂紀行為時,應當及時以口頭或填寫糾正違法通知書,向公安機關提出糾正意見;情節嚴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刑事檢察部門直接查處。
第三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對審判活動的監督,包括對法庭審判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和量刑畸輕畸重的案件,按照
上訴程序提出抗訴或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第三十九條 對法庭審判活動的監督包括以下內容:
?。ㄒ唬┓ㄍサ慕M成人員是否合法;
(二)審理案件是否依照法律程序進行;
?。ㄈ┊斒氯说脑V訟權利是否得到保障。
對于審判過程中的一般違法行為,可以在閉庭后向法院提出意見。如果這種違法行為可能影響到判決的正確性時,應當當庭提出糾正,或者建議法庭延期審理。
第四十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在接到同級人民法院第
一審判決書或裁定書后,應當在規定期限內進行審查。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上有錯誤的時候,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并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
第四十一條 上級人民檢察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在認定事實上或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原判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檢察院發現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報送上級人民檢察院處理。
第四十二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判處死刑執行的罪犯,應當派員臨場監督,并填寫死刑臨場監督筆錄。如果發現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的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建議暫停執行。
第四十三條 第
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人民
檢察院抗訴案件的時候,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就抗訴的根據和理由發表意見。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被告人上訴的案件,并要求同級人民檢察院出席法庭的時候,檢察院也應派員出庭,并根據具體案情發表意見。
第六章 辦案制度
第四十四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辦理批捕、起訴案件,應當實行“專人審查,集體討論,檢察長決定”的制度。
對于重大疑難案件,應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第四十五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制作的批準逮捕決定書、不批準逮捕決定書、起訴書、免予起訴決定書、不起訴決定書和補充偵查意見書,必須由檢察長審查簽發,并加蓋公章。
起訴書應由出庭的檢察長或檢察員署名。
第四十六條 經縣(市、區)人民檢察院作出批準逮捕或不批準逮捕決定的案件,在通知公安機關執行的同時,應當報地區檢察分院或自治州、省轄市人民檢察院備案,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備案材料包括:備案審查登記表,公安機關的提請批準逮捕書,閱卷筆錄,討論記錄等。
第四十七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于辦理的批捕、起訴案件,包括已捕和未捕的,已起訴、不起訴的和免予起訴的,應當定期進行復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第四十八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要求復議的案件,包括不批準逮捕、不起訴和免予起訴的案件,應當及時作出決定,填寫復議決定書,通知公安機關。
對于公安機關要求上級人民檢察院復核的案件,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及時作出決定,填寫復核決定書,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第四十九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出庭支持公訴中所形成的有關文件和材料,除了隨卷移送人民法院和退回公安機關的外,對于由檢察機關保存的材料,應當及時整理,按照一案一卷的原則,立卷歸檔。
審查批捕歸檔材料包括: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批準逮捕決定書,不批準逮捕決定書,補充偵查意見書,閱卷筆錄,訊問被告人筆錄,討論案件記錄,參加偵查活動筆錄,備案審查表和糾正違法通知書等。
審查起訴、出庭支持公訴歸檔材料包括:公安機關起訴意見書,免予起訴意見書,起訴書,免予起訴決定書,不起訴決定書,補充偵查意見書,閱卷筆錄,訊問被告人筆錄,詢問證人和被害人筆錄,參加偵查活動、勘驗、檢查筆錄,鑒定書,公訴詞(或發言提綱),答辯提綱,出庭公訴筆錄,判決書副本,死刑臨場監督筆錄等。在偵查活動的監督、審判活動的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和處理結果等。
第五十條 上級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要加強對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刑事檢察業務的指導,經常檢查工作的情況和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辦案人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