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19990122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完善國有企業的勞動制度,保障待業職工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安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待業職工,是指因下列情形之一,失去工作的國有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職工:
?。ㄒ唬┮婪ㄐ嫫飘a的企業的職工;
?。ǘl臨破產的企業在法定整頓期間被精減的職工;
?。ㄈ┌凑諊矣嘘P規定被撤銷、解散企業的職工;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停產整頓企業被精減的職工;
?。ㄎ澹┙K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
(六)企業辭退、除名或者開除的職工;
?。ㄆ撸┮勒辗伞⒎ㄒ幰幎ɑ蛘甙凑帐?、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享受待業保險的其他職工。
第三條 待業保險工作應當與職業介紹、就業訓練和生產自救等就業服務工作緊密結合,統籌安排。
第二章 待業保險基金的籌集和管理
第四條 待業保險基金的來源:
(一)企業繳納的待業保險費;
(二)待業保險費的利息收入;
?。ㄈ┴斦a貼。
第五條 企業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0.6%繳納待業保險費。待業保險基金不足或者結余較多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可以適當增加或者減少企業繳納的待業保險費,但是企業繳納的待業保險費總額最多不得超過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
企業繳納的待業保險費在繳納所得稅前列支,由企業的開戶銀行按月代為扣繳。
第六條 企業繳納的待業保險費轉入企業所在地的待業保險機構在銀行開設的“待業保險基金專戶”,專項儲存,??顚S茫魏尾块T、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
待業保險基金存入銀行后,按照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所得利息納入待業保險基金。
第七條 待業保險基金實行市、縣統籌,省、自治區可以集中部分待業保險基金調劑使用。直轄市根據需要,可以統籌使用全部或者部分待業保險基金。
第八條 待業保險基金及其管理費收支的預算、決算,按照統籌范圍,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經同級財政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后,納入本級預算、決算,報本級人民政府審定,并且不得用于平衡財政收支。
財政行政主管部門、審計部門應當加強對待業保險基金及其管理費收支的監督。
第九條 待業保險基金及其管理費不計征稅、費。
第三章 待業保險基金的使用
第十條 待業保險基金的開支項目:
?。ㄒ唬┐龢I職工的待業救濟金;
?。ǘ┐龢I職工在領取待業救濟金期間的醫療費、喪葬補助費,其供養的直系親屬的撫恤費、救濟費;
?。ㄈ┐龢I職工的轉業訓練費;
?。ㄋ模┓龀执龢I職工的生產自救費;
(五)待業保險管理費;
?。┙浭?、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為解決待業職工生活困難和幫助其再就業確需支付的其他費用。
第十一條 符合本規定第二條規定的待業職工,向企業所在地的待業保險機構辦理待業登記后,方可領取待業救濟金。
第十二條 待業職工領取待業救濟金的期限,根據待業職工待業前在企業連續工作時間確定:
(一)待業職工待業前在企業連續工作一年以上不足五年的,領取待業救濟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
?。ǘ┐龢I職工待業前在企業連續工作五年以上的,領取待業救濟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
第十三條 待業救濟金由待業保險機構按月發給待業職工。
待業救濟金的發放標準為相當于當地民政部門規定的社會救濟金額的120-150%。具體金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四條 待業職工醫療費的發放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待業職工喪葬補助費和其供養的直系親屬的撫恤費、救濟費的發放標準,參照當地職工社會保險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五條 待業職工轉業訓練費和生產自救費,按照上年度籌集待業保險基金的一定比例提取。具體提取比例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六條 待業職工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待業保險機構停止發給待業救濟金及其他費用:
?。ㄒ唬╊I取待業救濟金期限屆滿的;
?。ǘ﹨④娀蛘叱鰢ň拥?;
(三)重新就業的;
?。ㄋ模o正當理由,兩次不接受勞動就業服務機構介紹就業的;
第四章 組織管理機構的職責
第十七條 國務院勞動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企業職工待業保險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企業職工待業保險的管理工作,負責待業職工的待業保險、職業介紹、就業訓練和生產自救等項工作的統籌規劃和組織實施,并指導待業保險機構做好待業保險基金的籌集、管理和發放以及待業職工的組織、管理等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待業保險基金委員會,實施對待業保險基金管理的指導和監督。委員會主任由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人擔任,勞動、財政、計(經)委、審計、銀行等部門和本級總工會的負責人參加,辦公室設在勞動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八條 地方待業保險機構為非營利性的事業單位,具體經辦待業保險業務。
待業保險機構的人員編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待業保險機構的經費在待業保險管理費中列支。待業保險管理費的開支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經同級財政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五章 罰 則
第十九條 以非法手段領取待業救濟金和其他待業保險費用的,由待業保險機構追回其全部非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挪用待業保險基金的,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待業保險機構違反規定拖欠支付待業救濟金和其他待業保險費用的,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職工待業保險,依照本規定執行,待業保險費在事業單位自有資金中列支。
第二十三條 本規定不適用企業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
第二十四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辦法。
第二十五條 本規定由國務院勞動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規定自一九九三年五月一日起施行。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二日國務院發布的《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0-04-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