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一些地方的鄉村兩級(鄉鎮政府、村委會和鄉村集體經濟組織)不顧農村經濟實際狀況,超過自身承受能力,盲目向單位、個人舉債,主要用于非生產性支出,甚至揮霍浪費,使鄉村兩級不良債務大量增加,債務包袱沉重。鄉村兩級不良債務大量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鄉鎮政企不分,權責不清,盲目興辦企業舉債,使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有的地方搞“達標”,講“政績”,迫使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舉債;還有的地方鄉級機構龐雜,支出過大,被迫大量借債等等。這已引起農民群眾的強烈不滿,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一個嚴重問題。如任其蔓延,不僅會拖垮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加重鄉鎮財政及農民負擔,而且會擾亂農村經濟秩序,影響農村基層政權鞏固。對此,各地區、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果斷措施,對鄉村兩級不良債務進行徹底清理,化解老債務,有效制止新的不良債務繼續增加,為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為此,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全面清查鄉村兩級債務
為了摸清鄉村兩級債務狀況,明確債權債務關系,為消化解決業已形成的債務、遏制不良債務的增加奠定基礎,各地要在今年內對1998年底以前鄉村兩級自身的各種債務、債權和擔保形成的各種債務進行一次徹底清查。鄉(鎮)辦和村辦企業經營性債務、債權暫不列入清查范圍。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清查方案,有領導、有計劃地進行。清查以鄉(鎮)村自查為主,縣級農業、財政、金融、稅務、審計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和指導,并聯合進行抽查。為保證清查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應把清查和處理分開,采取先清查、后處理的辦法。
清查工作結束后,要按農業部設計的表格將鄉村負債的有關情況進行統一匯總,并逐級上報到農業部。
二、堅決制止新的不良債務繼續增加
今后,鄉村兩級集體經濟組織一般只宜向金融機構借款,向非金融單位、個人借款必須十分慎重。凡違反規定、擅自借款發生的債務,要按照誰決定借款、誰負責還債的原則處理。
鄉(鎮)村舉辦公益事業,必須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生產、經營項目,一定要適應市場需求,講求經濟效益,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做好可行性研究,實行科學決策;借(貸)款興辦生產、經營項目,鄉鎮要經領導班子成員集體研究決定;村要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絕不能盲目舉債亂鋪攤子,形成新的不良債務。項目建設和財務情況,包括借(貸)款使用情況應當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要嚴格按照政企分開的原則規范鄉鎮政府行為。鄉鎮政府一律不準直接辦企業,不準為企業貸款提供擔保和抵押,也不準擠占和挪用集體資金,更不準迫使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借(貸)款上繳稅費。鄉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屬企業都應實行獨立核算,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不準把所形成的債務向農民轉嫁或攤派。
鄉鎮政府要堅決精簡超編人員,清退自行招聘人員,下決心減少開支。從嚴控制村定額補貼干部的人數和補貼標準,村干部可實行交叉兼職。嚴格控制鄉(鎮)村管理費和招待費開支,禁止大吃大喝。
要結合整頓農村金融秩序,堅決打擊農村非法金融活動。對違反國家規定高息借貸的行為,國家不予保護。所有干部一律不得參與高利貸活動。鄉村兩級要把1996年以來的高利借(貸)款逐筆登記。對放高利貸從中牟利的單位、個人,要逐一排查,按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嚴格執行稅收政策,規范稅收征管。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屠宰稅要明確納稅人,據實征收,不得由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借(貸)款代繳,更不得以“獎勵”、“回扣”等手段鼓勵借(貸)款代繳。凡憑借(貸)款繳稅獲得的“獎勵”、“回扣”,必須全額退繳。鄉村兩級也不得為完成交費和攤派任務而借債、墊款。
三、妥善處理已形成的債權債務
對已形成的鄉村債務,要在清查的基礎上,分類進行處理,采取以下主要途徑逐步消化解決:一是收欠還債。各地要運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催收單位和個人所欠鄉村的款項,用收回的欠款償還債務。二是核銷減債。對于債權單位已撤消或債權人主動放棄追債要求的債務,可按規定程序予以核銷。三是拍賣還債。以鄉村名義為企業借(貸)款,企業已關、停的,要拍賣其財產,用于抵債。四是劃轉債務。以鄉村名義為企業借(貸)款形成的債務,一律劃轉給企業由其負責償還,企業已合并、轉制的,由接收企業負責償還。
化解鄉村債務要依法辦事,嚴格掌握政策界限,維護農民群眾和債權人利益。在償還債務時,不得將鄉鎮政府和鄉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欠債務向農民攤派,也不得借機向農民亂收稅費,加重農民負擔。對以集體名義借(貸)款用于代繳稅費的,要向應繳納稅費的單位和個人催收,限期繳齊,專項用于歸還代繳稅費的借(貸)款。對農民群眾欠繳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款項,要區別對待,其中合理的,應當幫助群眾發展生產,制訂計劃,逐步催繳;不合理的,要堅決取消,不再催繳。
四、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要把鄉村兩級債務的增減作為考核鄉(鎮)村干部任期目標和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對不按規定程序決策、脫離實際、盲目大量舉債營造所謂“政績”的干部,既不得提拔重用,也不得讓其留下債務異地做官。凡造成經濟損失的,要追究責任。
對以集體名義舉債,個人從中牟利的鄉(鎮)村干部,要令其將所得款項全部退回用于還債,并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對挪用借(貸)款進行奢侈消費的,要令其將花費的費用退回用于還債,并追究直接責任人和單位負責人的責任。縣級審計、農業部門要分別組織好對鄉鎮財政、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債務的專項審計工作,嚴格執行鄉(鎮)村干部任期、離任審計制度。
五、加強領導,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當前鄉村兩級負債數量大,涉及面廣,增長速度快,并且還在蔓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把清查、處理不良債務,制止不良債務增加作為1999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議事日程,主要領導同志要親自抓。要以農業部門為主,財政、金融、稅務、審計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對這項工作的協調和指導。要把制止鄉村兩級不良債務增加的工作與整頓農村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風險工作結合起來,與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結合起來,與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實行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結合起來,統籌安排,綜合治理。
鄉村兩級債務的清查、處理和制止不良債務增加的工作,涉及到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事關重大。各地要在保持農村穩定的前提下,從實際出發,積極穩妥地進行,使這項工作取得實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在今年年底前,將鄉村兩級債務的清查、處理和制止不良債務增加的有關情況,向國務院報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2013-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失效]
1979-09-1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年三所列全國性法律增減的決定
1997-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深刻吸取近期三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