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最近發現一些基層公安機關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案件為名,直接插手干預一些經濟糾紛案件的處理,有的甚至強行收審、扣押一方當事人做人質,替另一方逼索款物;有的還按比例從爭議金額中提成取利。這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既干擾經濟糾紛案件的依法公正處理,侵犯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又損害公安機關的形象,必須堅決加以糾正。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必須劃清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界限,嚴格依法辦事。在當前詐騙、投機倒把等經濟犯罪日趨嚴重的情況下,依法查處按管轄分工應由公安機關管轄的經濟犯罪案件,這是各級公安機關的重要職責。公安機關應當十分重視嚴厲打擊嚴重經濟犯罪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查處大案要案,以保證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的順利進行。工作中,要注意劃清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的界限,決不能把經濟糾紛當作詐騙等經濟犯罪來處理。一時難以劃清的,要慎重從事,經過請示報告,研究清楚后再依法恰當處理,切不可輕易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以致造成被動和難以挽回的后果。
在查處經濟犯罪案件的過程中,地區之間要相互配合,協商辦事,不允許搞地方保護主義,偏袒本地當事人或擅自凍結款項。
二、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問題的處理。對經濟糾紛問題,應由有關企事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依法處理,公安機關不要去干預。更不允許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為名,以收審、扣押人質等非法手段去插手經濟糾紛問題。否則,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當事人和主管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三、遇有到公安機關投訴的經濟糾紛事項,應當告知當事人到有關主管機關去解決,或及時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
四、禁止用非法手段提成牟利。有關罰沒款提成問題,應嚴格依照財政部、公安部及地方政府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處理,不得隨意超越職權范圍,以查處詐騙罪為名,干預經濟糾紛,替當事人追索欠債,從中提成牟利。非法動用強制措施,侵害經濟糾紛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對借機中飽私囊的,要依法嚴肅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交部關于在外交活動中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規定
2019-09-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
2016-09-0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失效]
1979-09-1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2修正)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