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各計劃單列市(區)民政局:
去冬以來,各地根據全國“雙扶”大會和全國民政廳(局)長會議的安排部署,陸續對救災扶貧經濟實體(包括雙扶經濟實體。簡稱實體,下同。)進行了整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就全國來看,不少地方缺少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安排,工作進展較為緩慢,效果還不明顯。為切實抓好這項工作,收到預期效果,現將作以下通知:
一、進一步明確整頓的目的、范圍和方法、步驟
(一)通過清理、整頓,必須劃清實體的類型以及與其它企業的界限;論證確定生產經營的門類;理順上下、左右以及實體內部的各種關系;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社會效益;使其真正成為農村中困難災民和貧困戶勞動就業的場所,藉以增加收入、擺脫貧困的基地;從而形成社會保障范疇內一個自救性的合作生產經營體系,為發展整個社會保障事業服務。
(二)現有以救災扶貧為名,享受優惠政策照顧而創辦的各類實體,均應進行清理、整頓。其中對以民政部門為主投資和組織興辦的實體,要進行全面清理、整頓;對不以民政部門為主的合資實體、帶資入股和投資帶貧困戶的非救災扶貧企業,要從理順各種關系方面進行清理、整頓。
(三)全國范圍的清理、整頓工作要力爭在明年底以前完成。各級應迅速制訂統一的規劃和部署,集中力量,集中時間,分期分批地展開。為保證清理、整頓工作順利進行,省廳應吸收地區,地區應吸收縣,縣應吸收經營實體的干部參加,組織專門小組負責領導。各級要抓住重點,對辦實體投資在百萬元以上縣,省應直接抓,五十萬元以上縣,地區直接抓。每期都應以縣為單位先行試點,取得經驗,逐步推開。實體內部要發動群眾,吸收群眾代表參加。上級民政部門要加強檢查督促,對有重大問題的實體,應組織力量幫助清理、整頓。
(四)清理、整頓工作結束后,各級民政部門和實體要寫出書面報告,逐個登記造冊,組織檢查驗收。對民政部門投資二十萬元以上的實體,由省驗收,十萬元以上的由地、市驗收,其余由縣(市)或縣與縣之間互相驗收。
二、清理、整頓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一)端正為救災扶貧事業服務的方向。所有的實體及其投放的資金都必須有利于困難災民和貧困戶發展生產經營,增加收入擺脫貧困。凡實體從業人員中貧困戶不足規定比例者,應予充實,其他人員區別情況,逐步清退;凡承包人和管理人員的收入大大高于貧困戶,而貧困戶的收入低于或只相當于其它一般企業者,除特殊需要者外,應進行調整;凡資金投放,長期以來貧困對象得利甚微,又無利潤返還,而短期無法改變現狀者,其資金應予收回;凡有償扶持,到期不履行協議、合同而拒不歸還者,應追回資金,收繳部分利潤,做到使已辦實體和資金真正有利于救災扶貧事業。
(二)認真論定實體的經營門類、生產產品和發展前途,將投資效益置于穩妥可靠的基礎上,對產供銷有保證、收益大、利潤高的實體,應量力增加投資,重點發展,建立龍頭骨干企業。對產銷失調,缺乏效益,較長時期仍無轉機的實體,能通過轉產解決的,應予轉產;對于長期虧損,缺乏轉產條件,即使通過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效益仍無法扭轉而瀕于破產的實體,應予停辦,收回投資,向有發展前途的實體投放,使所有實體逐步都成為有盈利的實體。
(三)搞好領導班子建設,改變軟弱無力的現狀。在清理、整頓中,要對領導班子成員的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才能和實績進行嚴格考核,并經群眾鑒定。對基本勝任的領導班子成員,要舉辦短期培訓班,幫助提高經營管理和領導能力;對軟弱無力的領導班子,要堅決把不稱職的領導成員撤下來,選派和招聘懂生產技術,懂經營管理的人員予以充實;發現個別壞人當家、侵吞公有財產、損害貧困戶權益的領導班子成員,要視情節依法追究其責任,改組領導班子。要注意在貧困戶從業人員中發現和培養技術骨干和農民企業家,并逐步吸收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實體內部要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建立和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使實體的經營管理水平有較大提高。
(四)建立和健全各項生產經營管理制度。所有實體都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制訂和推行不同形式的經濟承包責任制;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制訂各項生產、消耗定額和產品數量、質量、成本、利潤等經濟指標;按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把定額、指標與工資、獎金掛鉤,建立健全各項科學的經營管理制度。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消耗,避免浪費,扭虧為盈,增強實體的競爭能力。
(五)加強產供銷和技術信息服務。要針對各類實體存在的實際困難,向有關部門和有關方面廣泛開展橫向聯系,多渠道訂立產品項目、規格質量、原材料供應、成品收購,技術改造、信息供給等各類合同,避免陷入盲目被動,減少風險,使生產經營得以穩步開展。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救災扶貧服務公司,組織和幫助實體辦理產供銷和技術信息服務工作,促進實體生產經營正常運轉。
(六)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要通過自查、互查和抽查的辦法,認真清理近幾年固定資產、流動資金以及其它收支帳目,針對存在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發現平調、濫用、挪用、拖欠實體資金的,要予以追回,發現以權謀私,損公肥私,占用、侵吞、貪污、盜竊實體資金財物的,要一追到底,認真查處。
(七)凡以救災扶貧為目的創辦的實體,都應接受民政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實體的領導班子和收益分配的處理,要報經同級民政部門批準,然后實施,這一點,要在實體創辦時即通過合同加以確定。
三、清理、整頓中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對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應區別對待。除了以權謀私,違法亂紀者外,凡有利救災扶貧事業的做法均應允許探索;效果不好的,應停止執行,總結經驗教訓,不追究個人責任;做法有些不符合現有規定,但確屬發展救災扶貧事業所必須,應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并作出相應規定,以進一步充實現有的管理規定。
(二)對以往民政部門與實體或個人所訂承包合同,其內容不完備或因條件發生較大變化,指標明顯不合理的,應按照救災扶貧的方針、政策和規定,根據新的條件和情況,與承包者充分協商,加以補充和重新修訂。
(三)以往扶持單戶、聯戶、創辦的實體,按已吸收貧困對象平均,投資額過多者,應本著不壘大戶的精神,適當抽回部分資金。以救災扶貧為目的,用救災扶貧資金興辦的實體,適當吸收貧困戶殘疾人參加或轉辦為福利企業后,仍應列入救災扶貧經濟實體管理體系,按本通知精神進行清理、整頓。
(四)對那些已經破產的實體,必須立即凍結資產,組織力量清查,從速處理,以減少損失。不允許放任自流,更不得以任何理由再向這類實體追加資金。
(五)在本通知下達以前即已清理、整頓結束的實體,凡不符合本通知要求者,應按通知要求進行補課。
(六)驗收標準由省、市、自治區民政廳(局)根據本通知精神制訂實施,報部備查。
以上各點,望各地立即貫徹執行,并將進展情況報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2011-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和第十九條的解釋
2011-08-26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1994-5-12修正)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