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今年清產核資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目前,中央各企業、單位的清產核資工作已進入實施階段,為確保清產核資工作的質量和達到預期工作目標,現就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認真配合做好對中央企業、單位清產核資審核監督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全國進一步開展清產核資工作的通知》(國辦發〔1995〕17號)的精神,全國清產核資工作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由財政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具體組織實施。中央企業、單位清產核資工作是全國清產核資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既要配合做好對中央企業、單位清產核資各階段工作結果的初審,又要認真開展對各中央企業、單位的清產核資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要將做好中央企業、單位清產核資的審核監督工作列入重要日程,要有1名主要領導負責,統籌安排力量,切實做好對所在地中央企業、單位開展清產核資的情況的督促檢查,并及時對申報的有關清產核資材料進行審查,認真把好關。
三、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應積極主動幫助所在地中央企業、單位做好清產核資工作,經常深入有關企業、單位了解工作進度和存在的問題,掌握第一手資料,及時督促指導。對領導重視不夠、行動遲緩的企業、單位應予以協助推動,促進其按規定的進度開展工作,嚴防拖延和走過場。
四、清產核資是一項政策性極強的工作,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應掌握好清產核資有關政策,以求實的態度審核企業、單位申報處理的各種問題,對企業、單位申報的各階段工作結果把好政策關,保證各項審批工作定性準確、真實可靠。為此,各級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在對各階段工作結果審核中應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審核固定資產價值重估結果時,要依據《1995年清產核資資產價值重估實施細則》(財清字〔1995〕4號)等文件的具體規定,重點檢查各企業、單位是否以盈利、虧損或其他理由擅自擴大或縮小重估范圍,以及人為提高或壓低升值幅度,以保證企業、單位固定資產重估結果的可靠、客觀和準確。
(二)在審查土地估價結果時,要依據《清產核資中土地估價實施細則》(財清〔1994〕14號)等文件的規定以及當地土地部門提供的基準地價、修正系數和由企業、單位填報并經當地土地部門或清產核資機構確認的《土地結果申報表》及有關資料,重點檢查各企業、單位是否擅自擴大或縮小估價的范圍,估價標準是否依據屬地原則進行。
(三)在審查資金核實結果時,要以清產核資各項政策為依據,重點檢查各企業、單位資金核實結果是否真實準確,申報的需處理問題是否屬實以及各項資料是否齊全,其中:
1.對應收帳款中的呆壞帳,重點審核內容有:
(1)企業、單位申報因債務人死亡或被詐騙等造成的呆壞帳損失,應同時提供司法或工商部門的證明;
(2)企業、單位因債務人注銷、解散、破產、倒閉等造成的呆壞帳損失,應提供司法、工商等部門或企業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
(3)對3年以上逾期債務要在清理的基礎上,按拖欠時間(10年、5年、4年、3年)分時期反映,企業在申報時應經法定代表人簽字并附有關原始單據的復印件。
2.對因客觀原因造成的各項資產損失,重點審核內容有:
(1)國家明文下達調整生產計劃、指令淘汰產品或設備等,企業要提供省、部級以上正式文件名稱、文號,時間較久難以查找的,要由企業、單位法人代表簽字;
(2)因重大政治經濟環境影響,造成資產損失的,企業、單位要說明損失的項目名稱、數額、國別和具體原因,同時提供立項證明、協議合同或有關材料。
(3)因合作項目注銷、解散、破產、倒閉等造成的損失,企業應提供司法、工商等部門或企業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及具有法律效力的清算報告。
五、這次清產核資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在國家政策規定的范圍內,幫助國有企業、單位解除一些困難,卸掉一些歷史包袱,清產核資政策能否落到實處,直接關系到國家及企業、單位的利益。因此,各級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要在嚴格把關的基礎上,認真按照國務院制定的有關清產核資“十條”政策(國辦發〔1993〕29號)、財政部等六部委制定的“二十條”補充規定(財清〔1994〕15號),以及其他有關政策文件的精神,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幫助那些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但目前又相當困難的企業、單位,解決有關歷史遺留問題,要把清產核資政策落到實處,促進企業輕裝上陣。
六、為了防止前清后亂,加強基礎管理,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要針對所在地中央企業、單位在清產核資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督促其加強各項制度建設,及時堵塞漏洞,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七、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要按財政部、監察部、審計署、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對清產核資工作監督檢查的通知》(財清字〔1995〕10號)的要求,積極完成好對中央企業、單位清產核資的重點監督檢查工作。
八、對1994年以前已進行清產核資的企業、單位,其未了事項,也按上述各條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護士條例(2020修正)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