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為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人禽流感疫情,我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托中華醫學會等學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起草了《人禽流感診療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現下發給你們,供臨床診療和醫務人員培訓時使用。由于我國內地尚未發生過人禽流感病例,在人禽流感診斷和治療方面缺少經驗,因此,請各地注意收集總結臨床工作中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并及時反饋我部和中華醫學會。
附件:人禽流感診療方案(試行)
衛生部
二00四年二月四日
附件:
人禽流感診療方案(試行)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稱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997年5月,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1例3歲兒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臟器功能衰竭,同年8月經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荷蘭鹿特丹國家流感中心鑒定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類流感,這是世界上首次證實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類。之后相繼有H9N2、H7N7亞型感染人類和H5N1再次感染人類的報道。
一、病原學
禽流感病毒屬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徑80~120nm,有囊膜。基因組為分節段單股負鏈RNA.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為15個H亞型(H1~H15)和9個N亞型(N1~N9)。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還可感染豬、馬、海洋哺乳動物和禽類。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主要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均敏感。常用消毒劑容易將其滅活,如氧化劑、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鈉、鹵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劑)等都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
禽流感病毒對熱比較敏感,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2分鐘以上可滅活。病毒在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個月,在PH<4.1的條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病毒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有甘油保護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病毒在直射陽光下40~48小時即可滅活,如果用紫外線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壞其傳染性。
二、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主要為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家禽,特別是雞;但不排除其它禽類或豬成為傳染源的可能。
(二)傳播途徑 主要經呼吸道傳播,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觸病毒毒株被感染。目前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三)易感人群 一般認為任何年齡均具有易感性,但12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群。
三、臨床特征
(一)流行病學史
發病前1周內曾到過禽流感暴發的疫點,或與被感染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觸者,或從事禽流感病毒實驗室工作人員。目前不排除與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有患病的可能。
(二)臨床表現
1、潛伏期 一般為1~3天,通常在7天以內。
2、臨床癥狀 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為發熱,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和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可出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癥、休克及Reye綜合征等多種并發癥。
3、體征 重癥患者可有肺部實變體征等。
(三)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象 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癥患者多有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下降。
2、病毒抗原及基因檢測 取患者呼吸道標本采用免疫熒光法(或酶聯免疫法)檢測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亞型抗原。還可用RT-PCR法檢測禽流感病毒亞型特異性H抗原基因。
3、病毒分離 從患者呼吸道標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細胞)中分離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學檢查 發病初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顧性診斷。
(四)胸部影像學檢查
重癥患者胸部X線檢查可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可伴有胸腔積液等。
(五)預后
人禽流感的預后與感染的病毒亞型有關,感染H9N2、H7N7者,大多預后良好;而感染H5N1者預后較差,據目前醫學資料報告,病死率約為30%.
影響預后的因素除與感染的病毒亞型有關外,還與患者年齡,是否有基礎性疾病,治療是否及時,以及是否發生并發癥等有關。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作出人禽流感的診斷。
1、醫學觀察病例 有流行病學史,1周內出現臨床表現者。
與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史,在1周內出現臨床表現者。
2、疑似病例 有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亞型單克隆抗體抗原檢測陽性者。
3、確診病例 有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法檢測到禽流感H亞型病毒基因,且發病初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
(二)鑒別診斷
臨床上應注意與流感、普通感冒、細菌性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巨細胞病毒感染、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等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五、治療
(一)對疑似和確診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
(二)對癥治療 可應用解熱藥、緩解鼻粘膜充血藥、止咳祛痰藥等。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楊酸制劑的藥物,避免引起兒童Reye綜合征。
(三)抗流感病毒治療 應在發病48小時內試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1、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奧司他韋(Oseltamivir ,達菲),為新型抗流感病毒藥物,試驗研究表明對禽流感病毒H5N1 和H9N2有抑制作用,成人劑量每日150mg, 兒童劑量每日3mg/kg,分2次口服,療程5天。
2、離子通道M2阻滯劑 金剛烷胺(Amantadine)和金剛乙胺(Rimantadine)。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復制。早期應用可阻止病情發展、減輕病情、改善預后。金剛烷胺成人劑量每日100~200mg,兒童每日5mg/kg,分2次口服,療程5天。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中樞神經系統和胃腸道副作用。腎功能受損者酌減劑量。有癲癇病史者忌用。
(四)中醫藥治療 參照時行感冒(流感)及風溫肺熱病進行辨證論治。
1、治療原則
(1)及早使用中醫藥治療。
(2)清熱、解毒、化濕、扶正祛邪。
2、中成藥應用
應當辨證使用中成藥,可與中藥湯劑綜合應用。
(1)退熱類 適用于發熱期、喘憋期發熱,可根據其藥物組成、功能主治選用,如瓜霜退熱靈膠囊、紫雪、新雪顆粒等。
(2)清熱解毒類 口服劑可選用清開靈口服液(膠囊)、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顆粒)、銀黃顆粒、板藍根沖劑、抗病毒膠囊(口服液)、藿香正氣丸(膠囊)、葛根芩連微丸、羚羊清肺丸、蛇膽川貝口服液等,注射劑可選用清開靈注射劑、魚腥草注射劑、雙黃連粉針劑。
3、分證論治
(1)邪犯肺表
癥狀:初起發熱,惡風或有惡寒,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口干,舌苔白或黃,脈浮數。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解表
基本方及參考劑量:
桑葉30g(先煎) 荊芥15g 菊花15g 杏仁10g
連翹15g 石膏30g(炒) 知母15g 大青葉10g
薄荷6g(后下)
(2)邪犯胃腸
癥狀:發熱,惡風或有惡寒,惡心、或有嘔吐、腹痛、腹瀉、稀水樣便;舌苔白膩或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化濕和中
基本方及參考劑量:
葛根15g 黃芩15g 黃連10g 木香6g
砂仁3g(后下) 制半夏9g 藿香10g 柴胡15g
蒼術10g 茯苓10g 馬齒莧30g
上述兩種證候隨證加減:
若患者出現胸悶、氣短、口干甚者,可加黨參、沙參;若咳痰不利,加天竺黃;若肺實變,加丹參、苡仁、葶藶子。
若患者出現喘憋、氣促、神昏譫語、汗出肢冷、口唇紫紺、舌暗紅少津、脈細微欲絕,去制半夏,加用人參、炮附子、麥冬、五味子;亦可選用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
(五)加強支持治療和預防并發癥 注意休息、多飲水、增加營養,給易于消化的飲食。密切觀察、監測并預防并發癥。抗菌藥物應在明確或有充分證據提示繼發細菌感染時使用。
(六)重癥患者的治療 重癥或發生肺炎的患者應入院治療,對出現呼吸功能障礙著給予吸氧及其他呼吸支持,發生其它并發癥患者應積極采取相應治療。
六、預防
(一)加強禽類疾病的監測,一旦發現禽流感疫情,動物防疫部門立即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養殖和處理的所有相關人員做好防護工作。
(二)加強對密切接觸禽類人員的監測。當這些人員中出現流感樣癥狀時,應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采集病人標本并送至指定實驗室檢測,以進一步明確病原,同時應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三)接觸人禽流感患者應戴口罩、戴手套、穿隔離衣。接觸后應洗手。
(四)要加強檢測標本和實驗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嚴格執行操作規范,防止醫院感染和實驗室的感染及傳播。
(五)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類及蛋類等食品;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六)藥物預防 對密切接觸者必要時可試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或按中醫藥辨證施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8-23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
2012-07-10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