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3月第一批51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工作正式啟動后,各示范區在各級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為促進全國示范區工作的開展,發現和解決示范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示范區工作質量,根據《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指導方案(試行)》(衛辦疾控發〔2003〕12號)的要求,決定對第一批示范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考評。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省衛生廳根據《2004年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督導考評方案》(附后)要求,組織對本省示范區工作進行自查。并將自查結果于2004年5月底前報全國示范區管理辦公室。
二、衛生部將于2004年6月組織督導檢查組對各省示范區進行抽查。具體時間和人員將另行通知。
三、衛生部將對本次督導考評結果予以通報。根據吳儀副總理關于示范區工作不搞終身制的指示,對督導考評結果總體不合格者,提出限期整改意見,三個月后進行復核,對仍不合格者,將取消示范區資格,并予以通報批評。
聯系人:陳清峰 王冬梅
聯系電話:83157908 83157864
附件:2004年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督導考評方案
??????????????????????????????????????????????????????????????????????????????????????????????????????????????????????????????? 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附件:
?????????????????????????????????????????? 2004年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督導考評方案
一、目的
為促進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工作的順利開展,督促《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指導方案(試行)》(衛辦疾控發[2003]12號)(以下簡稱《指導方案》)中提出的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實,發現和解決示范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示范區工作質量,保證工作進度,特制定本督導考評方案。
二、督導考評內容
按照《指導方案》的要求,示范區建設周期為3年。本次活動主要針對示范區啟動第一年的工作進行督導考評。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基線調查:描述與分析本示范區艾滋病的基本流行狀況和相關的危險因素。
2、實施計劃:根據當地艾滋病流行病學特點確定防治工作的優先領域,制定出相應的實施計劃或方案。
3、組織建設和人員培訓:政府和有關部門為示范區工作所落實的組織和人員保障,開展醫務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
4、政府各部門協調與配合:了解政府各部門在示范區工作中的協調與配合情況。
5、檢測咨詢服務:了解示范區提供檢測咨詢服務的能力。
6、感染者和病人的治療:了解治療工作體系的建立、責任的落實、規范化抗病毒治療和抗機會性感染治療的工作開展情況。
7、健康教育及大眾參與:了解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
8、綜合關懷支持:對感染者、病人、以及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和家庭進行關懷支持的情況。
9、預防艾滋病傳播干預活動:了解根據當地的流行特點,開展安全用血、降低艾滋病病毒母嬰傳播、對暗娼、靜脈吸毒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進行行為干預工作的情況。
10、項目管理:項目經費和設備的管理和使用,有關文件和信息資料的收集、分類和建檔規范管理和上報。
三、組織與實施
省級自查:在國家級督導考評實施前,各省示范區管理辦公室應按照本方案組織對本省各示范區工作進行自查。各省自查工作應于2004年5月25日前完成,自查結果(包括自查工作報告,每個示范區的附表1及附表2)于5月28日前報全國示范區管理辦公室備案。
國家級抽查督導:衛生部負責組織本次國家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督導,全國示范區管理辦公室具體組織實施。國家級抽查督導時間為2004年5月28日-6月10日之間。本次國家級督導采取抽查的方式進行,根據示范區感染者數量、工作重點、專家組對示范區工作進展評價來確定。衛生部將對本次督導考評結果予以通報。
本次國家級督導共抽查15個縣,分5組進行,每組分別由組長1人、成員2人和協調員1人組成。組長由衛生部或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有關領導擔任,成員為艾滋病預防和治療專家,國家示范區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為督導組協調員。每組督導時間為7-8天。
(一)現場督導工作步驟
1、檢查基線調查材料和結果,分析基線調查和示范區艾滋病防治實施方案的質量;
2、收集項目實施一年的工作進度和質量信息,每位督導成員完成現場督導考評表(附表1);
3、督導考評小組成員討論,整理督導考評意見,完成現場督導考評報告表(附表2);
4、撰寫督導考評的現場反饋報告;
5、向督導單位現場反饋督導考評結果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6、與當地項目相關人員座談,聽取地方對督導考評現場反饋的意見;
7、撰寫書面督導考評報告上報國家示范區管理辦公室。
(二)收集信息的方法
1、聽取當地示范區工作情況匯報并討論實施中出現的問題;
2、查閱有關檔案資料(文件、記錄、照片、報表等);
3、現場考察/觀察;
4、艾滋病實驗室檢測、抗病毒治療、VCT等技術抽查;
5、與各類人群的小組訪談及隨機個人訪談。
(三)收集信息的對象:
1、示范區主要負責人1名:縣政府分管領導;
2、主要執行人員4名以上:包括項目負責人,醫療服務人員、預防人員、實驗室人員;
3、了解示范區工作的知情人士3名以上:根據項目涉及的部門而定,如關懷工作可考慮民政、扶貧、農業的干部,針對吸毒可考慮禁毒民警,性傳播干預可考慮治安、派出所民警、文化部門的干部,針對青少年可考慮教育部門的干部、學校老師等;
4、示范區受益人5名以上:根據實施方案所確定的主要目標人群而定;
5、熟悉示范區受益人的知情人各3名以上:根據實施方案所確定的主要目標人群而定,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吸毒者的親屬,娛樂服務場所老板等。
四、督導與考評的判定標準
根據以下標準判定各項工作是否合格。總體上7項合格即為總體合格,達不到7項合格為總體不合格。
1、基線調查:內容和結果達到下述要求5條者為合格。
1)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指標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狀況的描述;
2)對當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年齡、性別和職業等分布的描述;
3)對當地高危人群的種類、特征、數量、分布的定性或定量描述;
4)對當地高危行為的種類、特征、數量、分布的定性或定量描述;
5)當地普通群眾的艾滋病知識知曉率;
6)高危行為人群的艾滋病知識知曉率;
7)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艾滋病知識知曉率。
2、實施計劃:達到下述要求2條者為合格。
1)因地制宜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艾滋病綜合防治實施方案;
2)根據基線調查結果確定當地艾滋病防治的優先領域。
3、示范區工作的組織建設和人員培訓:達到下述要求4條者為合格。
1)政府發文部署綜合示范區工作;
2)建立示范區管理辦公室并落實工作人員;
3)定期召開示范區工作會議,有相關會議記錄或決議;
4)調整、充實艾滋病防治專業隊伍;
5)根據實施方案對各類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有培訓記錄。
4、政府各部門協調與配合:達到下述要求1條者為合格。
1)各相關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有部門協調事件/會議記錄;
2)相關部門協調,成功解決重大防治問題的實例。
5、檢測咨詢服務:下述要求達到2條者為合格。
1)建立初篩實驗室,按照檢測規范開展工作;
2)對被檢測者進行檢測前后咨詢,有咨詢記錄;
3)現場抽查3-5名從事檢測咨詢的工作人員,達到合格的知識和技能。
6、感染者和病人的治療:達到下述要求2條者為合格。
1)建立了抗病毒治療藥品分發的縣、鄉、村三級工作體系和責任制,有文件或工作部署記錄;
2)按照實施方案完成規范化抗病毒治療的數量和比例;
3)按照實施方案對病人進行抗機會性感染治療。
7、健康教育活動及大眾參與:達到下述要求2條者為合格。
1)按照實施方案開展大眾宣傳教育工作,有關于宣傳對象、活動形式、內容、頻度、參加人次等記錄,有宣傳品實物和音像資料;
2)按實施方案開展學校艾滋病教育,有課程表和教案。
8、綜合關懷支持活動:達到下述要求5條者為合格。
1)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探索建立感染者和病人關懷支持模式,如建立感染者活動場所溫馨家園等;
2)組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開展生產自救和互助活動,有實例;
3)為生活困難的感染者/病人提供救助,有記錄和實例;
4)為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和艾滋病孤兒提供上學和生活支持,有記錄和實例;
5)為臨終病人提供臨終關懷和支持,有記錄和實例;
6)為感染者/病人開展咨詢和心理支持活動,有記錄;
7)感染者/病人對社會環境改善的感受,有記錄。
9、預防艾滋病傳播干預活動:根據實施方案,至少達到3條要求者為合格。
1)根據《獻血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落實保證安全用血的措施,有政策的出臺和執法記錄;
2)按照實施方案,對感染艾滋病病毒孕婦實施降低母嬰傳播的措施,有記錄;
3)按照實施方案,開展針對賣淫婦女的外展綜合服務,如發放宣傳資料、推廣安全套等,有記錄和實物;
4)按照實施方案,開展針對吸毒人群的干預活動,如宣傳教育和針具交換,有記錄和實物;
5)按照實施方案,開展性病門診規范化服務,有文件出臺和工作記錄;
6)按照實施方案,對已發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進行咨詢指導,提供安全套防止HIV的進一步傳播,有記錄和實例。
10、項目管理:達到下述要求4條者為合格。
1)落實配套經費到位;
2)項目經費專賬管理;
3)項目經費和設備不挪作他用;
4)示范區有關各種文件和信息資料的收集、分類和建檔規范化管理;
5)按期高質量上報報表和階段工作報告;
6)定期分析項目實施情況,能及時發現實施中的主要問題并加以解決。
11、防治知識知曉率調查:各省可參照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印發的《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督導評價方案(試行)》附件2(群眾艾滋病防治知識調查問卷)、附件3(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病人及其配偶調查問卷)、附件4(懲教人員艾滋病防治知識問卷),結合自查工作實際需要,對示范區相應人群進行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調查,調查情況及結果請一并納入自查報告。
附表1 艾滋病綜合防治項目現場督導考評表
附表2 艾滋病綜合防治項目現場督導考評報告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2010年2月26日)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的決定(主席令第八十三號)
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塔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3-03-3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