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軍 賴海鷹 發(fā)布時間:2006-10-30 19:55:51
--------------------------------------------------------------------------------
[案情]
陳某、程某自1998年至2000年以開瓷磚店需要資金周轉為借口,并以辦沙石廠購買汽車為由,以2分至5分的高額月息為誘餌,非法向社會公眾吸儲資金計人民幣8萬元。2001年,陳某、程某又以到江蘇徐州承建高速公路能賺幾百萬元,以成立非法的“程某實業(yè)有限公司”為幌子,采用高額月息和短期借款高額回報,吸儲資金計人民幣108.8萬元。通過以上方法,陳某、程某共非法募集資金達116.8萬元,受騙群眾達20多人。2001年5月初,被害人多次向陳某、程某追討借款未果。爾后,向公安機關報案,陳某、程某先后將瓷磚店、沙石廠、汽車賣掉。8月13日,陳某攜帶現(xiàn)金10萬元外逃。8月16日程某外逃。案發(fā)后,經(jīng)被害人追討和公安機關追繳,仍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996922元。陳某歸案后,拒不如實交待集資款的去向。
檢察機關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兩被告人提起公訴,法院經(jīng)審理后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陳某、程某的行為如何定性有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陳某、程某的行為應定非法吸收存款罪。理由是:陳某、程某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以出具借條的方法,利用高額利息、短期借款高額回報等為誘餌,向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吸收大量資金,擾亂了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屬于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且無力歸還,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后果。
第二種意見認為:陳某、程某的行為應定集資詐騙罪。理由是:陳某、程某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大肆虛構集資用途,稱要將集資款項用于開店、辦廠、承建高速公路等,但實際上沒有任何投資行動或計劃,騙取資金后變賣財產(chǎn)以逃避返還資金,然后攜帶集資款逃跑,完全能認定其具有“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主觀故意,故應當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理由如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非法集資的方法詐騙他人的資金,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二者都是金融領域的犯罪。從形式上看,兩者都是被害人主動將錢款交到行為人手中,都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司法實踐中兩者極易混淆。二者的區(qū)別主要在于:第一,主觀目的不同。前者的主觀目的是為取得他人存款的使用權,借吸收存款來籌集資金,行為人不具有占有他人存款的所有權的目的,而后者的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集資款的目的,這是兩罪區(qū)別的主要方面。第二,客觀方面不相同。前者在客觀上體現(xiàn)為非法吸收或是變相吸收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不具有欺詐因素,而后者是以詐騙方法集資的行為,即采取捏造事實、隱瞞真相的欺詐手段實施犯罪。在具體行為上,前者通常是不應或不能吸收存款而吸收,后者通常是以集資為名,行詐騙之實。第三,犯罪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是一種侵犯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而后者除了對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造成侵害,還同時侵害了公私財產(chǎn)所有權。第四,犯罪行為的刑事追訴標準不同,實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在犯罪數(shù)額、涉及面、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數(shù)額三者夠上任一標準,就可以追究刑事責任;而后者的刑事追訴標準是詐騙數(shù)額作為單一認定標準的。
結合本案,在具體認定陳某、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集資詐騙罪時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把握:
一是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該目的是區(qū)別認定其他非法集資犯罪、一般集資違法行為與集資詐騙罪的關鍵之一。目的是人的一種內(nèi)部心理活動,具有主觀性,但這種主觀性并不意味著否定目的內(nèi)容的客觀性。客觀上具有較大數(shù)額的集資款不能歸還是認定集資詐騙罪的要素之一,但不是在客觀上給集資者造成損失,無法返還集資款的就必然能夠認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對“非法占有”的主觀目的認定還要結合考察行為人不能歸還的具體原因,行為人是否體現(xiàn)出侵犯他人財產(chǎn)所有權的意圖等。在本案中,陳某、程某對于非法集資的116.8萬元中有996922元屬于客觀上無法歸還的部分,其無法歸還是由于陳某、程某并未利用集資款從事實際的經(jīng)營活動,其返還是采用后筆集資款兌付前集資款的手段,是引誘更多的受騙者的一種手段,因此并不影響對陳某、程某詐騙行為的“非法占有”的認定;當然返還部分的數(shù)額應當在定罪量刑時予以扣除。
二是在集資中是否使用詐騙的手段,即采取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式,行為人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或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騙取他人信任,取得資金。本案中被告人陳某、程某以承建高速公路能賺幾百萬元為幌子,制造假象,以高利率、短期借款高額回報等手段引誘他人上當,吸收公眾資金,并以后筆集資款償還前筆集資款的本息,實際上并無任何經(jīng)營活動,最終造成巨額的資金無力歸還,應認定為詐騙行為。
三是行為人在履行集資承諾中的能力和誠意。正當?shù)募Y行為當事人對集資中的承諾有實際的經(jīng)營作依托,行為人具有完全或部分的履行能力,在集資后為履行承諾進行實際的能力;而集資詐騙的行為人根本沒有履行承諾的誠意,通常在客觀上也表現(xiàn)為沒有實際的履行行為。本案中被告人陳某、程某的行為即屬于后者。
四是考察行為人違約后的態(tài)度。正當?shù)募Y行為即使在發(fā)生糾紛、承諾未能兌現(xiàn)之后,集資人也能積極采取措施補救,不會故意逃避責任;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通常沒有誠意設法解決,有的甚至攜款潛逃。如本案被告人陳某、程某潛逃外地,逃避還款,表現(xiàn)出相當?shù)闹饔^惡意。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被告人陳某、程某采用了高利率、短期借款高額回報、高額分紅等多種手段非法斂集資金,從表面形式來看,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極其相似的地方,但兩被告人在116.8萬元巨款到手后,沒有將分文投入到企業(yè)生產(chǎn)中去,而是將原有的企業(yè)及設備全部賣掉,攜款潛逃。公安機關為了挽回群眾損失,在追繳贓款的過程中向陳某訊問款項去向,但其拒絕提供,可見,陳某、程某非法占有這筆巨款的主觀故意目的非常明顯,且數(shù)額特別巨大,侵犯了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民的財產(chǎn)所有權,故應當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
(作者單位:江西省弋陽縣人民法院)
來源:中國法院網(wǎng)
編輯:陳思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申請勞動仲裁,公司該如何應對?
2019-12-25未成年犯罪會被刑拘嗎?
2020-02-20民事訴訟程序有哪些步驟
2020-02-25如何確定夫妻之間感情破裂
2020-03-25行人亂闖紅燈,會如何處罰?
2020-04-02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問題
2020-04-07醫(yī)療事故和解協(xié)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0-04-21你不知道的走私罪?
2020-04-26非法經(jīng)營罪如何認定
2020-04-27單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0-04-28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怎么辦?
2020-04-28交通肇事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0-04-29怎么樣變更孩子撫養(yǎng)費?
2020-04-29簽字后一定要蓋章嗎
2020-04-29女性應該如何爭奪孩子撫養(yǎng)權?
2020-04-30解除勞動合同后,企業(yè)應支付補償金
2020-04-30婚后房產(chǎn)分割協(xié)議怎么寫?
2020-04-30婚姻法離婚夫妻財產(chǎn)一般怎么分割?
2020-05-01子女撫養(yǎng)費包括哪些基本內(nèi)容?
2020-05-01可以要求增加子女撫養(yǎng)費嗎?
2020-05-01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0-05-01女方懷孕期間能離婚嗎?如何離婚?
2020-05-022020辦理離婚手續(xù)需要什么證件?
2020-05-02子女撫養(yǎng)費是什么意思?如何計算?
2020-05-03子女探視權可以隔代行使嗎?
2020-05-03子女撫養(yǎng)權變更要公證嗎?如何變更?
2020-05-04個人租房合同需注意哪些
2020-05-04土地開發(fā)費用有哪些?
2020-05-04網(wǎng)貸不還會怎樣?
2020-05-05離婚撫養(yǎng)費怎么給?增加撫養(yǎng)費有哪些法定理由?
2020-05-05夫妻離婚子女撫養(yǎng)權怎么變更?如何取證?
2020-05-08夫妻離婚孩子有沒有權利參與財產(chǎn)分割?
2020-05-10老公出軌了離婚能否要求賠償?如何收集出軌證據(jù)?
2020-05-10訴訟離婚中過錯方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10訴訟離婚中要求過錯方進行損害賠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10替別人頂罪酒駕如何進行處罰
2020-05-11投放虛假廣告,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12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判定
2020-05-12強奸罪的判定
2020-05-21封建迷信不可取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