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見的勞動爭議及其解決
勞動爭議的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與勞動有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下列勞資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的范圍: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糾紛
(2)因訂立、履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3)因退市、解雇、辭職和辭職引起的爭議(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和勞動保護引起的爭議(5)因勞動報酬引起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處理辦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第五條的規定,勞動爭議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協商、調解和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勞動爭議各種處理方式的時效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其他與勞動有關的法律法規,處理勞動爭議的各種方式的時效期限為一年,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原因受到侵犯之日起一年內不能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期間中止。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勞動者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一年內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承諾的學區房難落實,是否可以主張違約賠償
2021-01-21因環保禁養關停魚塘有補償嗎
2020-11-30遭人辱罵如何維權
2021-03-01反擔保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組合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23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1-10住改非拆遷補償歸誰所有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