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法律體系包含在相關部門規章和一些地方性法規中,如1996年《勞動部關于企業員工流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7年《國家科委關于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意見》,《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珠海市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等。但是,在法律層面,沒有專門與《競業禁止協議》相關的立法。因此,在沒有統一的科學標準的情況下,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效力是一個問題
在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效力時,最重要的是在員工、雇主和社會利益之間找到平衡。競業禁止的根本目的是盡量減少雇員在受雇期間掌握企業商業秘密對企業可能造成的損害。它是企業保護商業秘密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禁止競爭構成了對員工勞動權和擇業權的限制,限制了員工利用從工作經驗中獲得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在熟悉的領域工作和謀生的自由。它具有明顯的不平等性,簽訂的合同基本上都是由對方操縱的,不言而喻,它對員工的生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本協議不能違反公共秩序或良好習慣。英國法官納賴勛爵認為,在特殊和合理的情況下,允許限制交易和干涉個人行為自由。合理的限制是唯一的依據。所謂合理性,是指為了合同相關方的利益和相關的公共利益是合理的。[1] 因此,受法律保護的競業禁止協議必須合理,并滿足以下要素:
第一,競業禁止的目的只能是保護商業秘密
第二,簽訂競業禁止協議的企業方應當是擁有商業秘密的權利人,也就是說,必須有商業秘密,這是實施競業禁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如果企業無法證明其商業秘密的存在,競業禁止協議將因缺乏保護而不具有約束力。對方-員工應為因其職位而接觸或可能接觸企業商業秘密的人員,而不是籠統、無原則地將所有員工包括在內。任何人在受雇期間不可能接觸商業秘密,不得成為競業禁止的對象。但是,對于董事和經理而言,無需另行約定,因為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競業禁止是他們的法定義務。第三,競業禁止的期限是適當的。在國外,競業禁止的最長期限為五年。目前,中國基本形成了競業禁止最長期限不超過三年的共識。[2] 在司法實踐中,具體時限應根據行業情況、員工個人情況、商業秘密性質、商業秘密期限等靈活控制,一般情況下,離職后最好不超過2-3年。然而,對于高科技領域來說,由于其技術和產品的快速升級,競業禁止期不應太長。從國外法學的角度來看,競業禁止的期限有縮短的趨勢。[3] 根據我國的現狀,高新技術產品的競業禁止期不應超過一年。具體來說,可以根據不同行業和技術更換周期的長短來規定限制期限,以防止企業規避法律,阻礙新技術的開發、傳播和利用,限制工人參與合法的市場競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議調解后治安處罰能否撤銷
2020-12-30個人買房商業貸款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6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