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違約金的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理解
勞動者不承擔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第25條明確規定,除了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兩種特殊情形外(下面有介紹),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這樣的規定,對于人才的合理流動,以及促進用人單位自身完善人才激勵約束機制,真正實現人力資本的價值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如果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也是無效的,勞動者無須支付。
可以約定用人單位擔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第25條規定的只是“不得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并沒有限制用人單位違約應承擔的違約金,也就是說,雙方可以協商一致后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用人單位應承擔的違約金。不過從就業的形勢和長期以來形成的用人單位的主導地位而言,很難說約定上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所謂違約金是指當事人預先約定,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債務時,應按照一定的計算標準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違約金可以理解為對債的一種擔保,也是對違約行為的一種經濟制裁,設立違約金是為了保證債的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