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動合同:三方協議并非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的簽訂是證明存在勞動關系最有利的證據,也是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權利義務的最好規范.首先,大家應要求用人單位及時和自己簽署書面的勞動合同,約定工資報酬、崗位、期限、工時制等主要條款;其次,要避免在空白勞動合同上簽字,否則一旦用人單位改變約定的條件并且將不利條件寫入勞動合同中以后,勞動者就處于不利地位了.
3、大家要注意勞動合同有其最基本的構成要件,用人單位不能以簽訂了《就業協議書》、入職登記表等為由拒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試用期也有權利保障《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并且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同時,在試用期間,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不能低于轉正后的工資標準的80%,并且用人單位在試用期間就應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大家要注意維護自己試用期內的相關權利,避免成為用人單位廉價的勞動力.
4、用人單位收取押金于法無據等,投遞簡歷、置辦正裝等等已經成為應屆畢業生們的必辦事項,必要的支出無可非議,但是大家在面對用人單位以各種名義收取費用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免上當受騙.比如說在用人單位以招聘為名收取面試、筆試費用的時候,大家要多思考一下,因為除了國家規定的可以收取費用的考試(比如國家及地方公務員考試)外,用人單位是沒有權利收取所謂的考試費用的.另外,我們國家現在也已經禁止用人單位收取入職押金了,大家也應該注意。
5、勞動合同:提醒除了上述的幾種情形以外,由于目前法律沒有規范實習期用人單位和大學生之間的權利義務,因此大學生畢業前參加實習時一定要和用人單位之間簽署書面的協議,自行約定相關權利義務,比如工作期間發生意外如何處理、實習報酬怎樣支付等.另外,勞動關系存在人身性和財產性的雙重屬性,應屆畢業生正式進入用人單位之后,一定要要求用人單位及時繳納社會保險并建立社會保險關系.此外,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解自己檔案的存放單位以及是否存在存檔費用和存檔費用的負擔情況.
6、簽了勞動合同也不安心。據前程無憂曾做過的《求職安全系數》報告結果顯示,超過5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勞動合同有缺失,缺失項最嚴重的是“工作內容”(工作崗位的明確)和“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包括工作時間),以及“勞動報酬”。即便是合同上明確了“勞動報酬”,但拿到手一看,也會讓人傻眼。因為現在的薪資結構非常復雜,所以求職者在面試的時候一定要詢問仔細。一般來說,薪資福利分為兩類,一類是貨幣性的,一類是非貨幣性的。貨幣性的薪資福利還分為隨工資一起發放的和遇見條件發放的兩種。求職者在面試談薪時最好問清楚,所謂的“每月工資”中包括哪些內容,以免被打了“悶包”。對于薪資福利問得詳細,也有利于跳槽的朋友比較現有職位與新職位之間的真實差異。
實習期與試用期有什么不同
1、當事人的身份不同:試用期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所以處于試用期中的自然人一方只能是勞動者。
而實習是指學生通過學校安排介紹、本人自找或由其他途徑進入實習單位工作,通過完成一定任務來熟悉工作,深化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提升實踐能力,為盡快適應并參與實際工作打基礎。主要由學校根據教學和技能訓練的需要,由學校、實習者、實習單位三者進行約定,實習期間的自然人一方是在校學生。學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不是勞動合同,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勞動者。
2、當事人的目的不同:實習期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實習學生的自身素質,完成學業目的,并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過程。體現了學校和學生的教學目的。
而試用期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為了更好的滿足單位的人力資源需要而約定的,是兩者磨合的期間。
3、法律依據不同:試用期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而實習期由《民法》和《合同法》規范。
4、試用期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而實習期是不用簽訂勞動合同的。
5、試用期由明確的期限限制,而實習期完全由當事人約定。
6、試用期的工資和待遇有法律明確的規定,而實習期沒有,實習期工資不受最低工資標準的約束。
實習期交五險一金嗎
試用期盡管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協商約定的考察期,但試用期應包括在勞動合同期中,也就是說,勞動者實際上已經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必須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辦理社會保險,必須為勞動者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這是因為,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等都屬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
另外,企業不為試用期勞動者繳納社保屬“欠保”違法行為。社會保險是國家為員工的生活、醫療保障而實行的強制性保險。所謂強制性,就是由法律法規直接對雙方的權利義務作出規定,雙方當事人不得自由協商。
因此社會保險是否繳納、如何繳納都不是用人單位與員工之間可以相互商量的事宜,用人單位應該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即使雙方有書面約定,只要與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相違背,約定也是違法的,定約雙方還是應該按照法律法規來執行。
雖然應屆生不能簽訂相關的勞動合同,但是我們要在入職的時候和單位簽訂一些入職協議,這樣的協議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對于大學生出來鍛煉自己是非常可取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物權法規定的浮動抵押
2020-11-08職工工傷申請流程
2020-12-21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