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認定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合同
【案情】
2009年11月3日,王某向某人壽保險公司申請投保年金保險(分紅型),被保險人為王某的兒子張某。保險金額為122100元,交費期間為12年,保險費100000元,保險期間為50年。保險條款第四條保險責任約定:被保險人于本合同生效(或復效)之日起兩年內(nèi)因疾病身故,本公司按所交保險費(不計利息)給付身故保險金,本合同終止;被保險人因意外傷害身故或于本合同生效(或復效)之日起兩年后因疾病身故,本公司按規(guī)定(即,身故保險金=基本保險金額×身故時的交費年度數(shù)×110%)給付身故保險金,本合同終止。隨后,某人壽保險公司出具了相應的保險單。王某在投保該份保險時,張某在國外讀書。張某回國后,不認可其母王某為其購買的上述保險。
另查明,重慶法正司法鑒定所對2009年11月3日人壽保險公司投保單尾頁被保險人簽名欄內(nèi)“張某”的簽名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與張某的樣本字跡不是同一人所寫。王某向人壽保險公司投保后,已領取了生存年金29304元。
【分歧】
法院在審理該案的過程中,對于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是否有效,系部分有效還是全部無效,形成兩種意見:
關于以死亡為給付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未在保險合同上簽字,保險合同是否有效的問題,第一種意見認為鑒于目前代簽字行為在民商事活動中較為普遍,不應輕易否認合同的效力,只要代簽行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非不相干人員的代簽,如夫妻間的代簽、雇主為員工的代簽等,應認定合同有效。第二種意見認為,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必須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并認可是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違反即導致合同無效。
關于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中,未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的,保險合同部分有效還是全部無效的問題,第一種意見認為,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條款系保險合同的組成部分,并不是保險合同的全部,被保險人未同意并認可身故保險金條款的,只應導致該條款不發(fā)生效力,保險合同的成立主要取決于投保人的意思表示,因此其他部分不應受此影響。第二種意見認為,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條款在保險合同中并不能單獨分離,如果單獨分離將導致保險合同的不完整,因此該條款無效應導致保險合同整體無效。
【評析】
一、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的性質
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是以人的生命為保險標的,保險人根據(jù)被保險人的年齡、身體狀況按規(guī)定向投保人收取保險費,并于被保險人死亡時,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的金額向受益人支付保險金的合同,屬于定額保險合同的一種。由于此種合同涉及到重大道德風險,保險法第三十四條對其設置了特別的效力規(guī)則: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合同,未經(jīng)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的,合同無效。
對于保險人與投保人直接約定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條件的死亡險合同適用上述特別效力規(guī)則,一般沒有異議;但對于被保險人死亡給付內(nèi)容的人身意外傷害綜合險合同是否屬于保險法規(guī)定的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則存在較大爭議,一種意見認為該合同險種是人身意外傷害險,并非死亡險,死亡只是其中的后果之一,因此在效力的認定上不能適用保險法關于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的規(guī)定,另一種意見則認為近些年來保險公司推出的保險產(chǎn)品,單純的死亡險已經(jīng)很少,大量的保險產(chǎn)品均為復合型保險,即集投資、理財、分紅、疾病、意外、傷殘于一體的綜合型保險。
在此類保險中,均含有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條款。根據(jù)目前的社會現(xiàn)實情況,不應單純將保險法規(guī)定的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認定為純死亡險保險合同,而應將包含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條款的保險合同均認定為保險法規(guī)定的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
筆者認為,保險法第三十四條屬于人身保險合同一章,是對人身保險合同中一種特殊給付約定之效力要件的強制性規(guī)定,而不是關于險種的規(guī)定,因此,不應以險種的名稱判斷是否適用該規(guī)定,而應根據(jù)險種的內(nèi)容來判斷。人身意外傷害綜合險保單中通常規(guī)定,被保險人自意外傷害之日起在一定時間內(nèi)死亡的,保險人按保險金額給付死亡保險金;在保險金的申領程序中也規(guī)定了宣告死亡屬于給付死亡保險金的范疇,這類條款都規(guī)定了被保險人死亡是保險金給付的條件。因此,無論是單純的死亡險,還是包含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意外傷害險,或是其他類型的分紅險、人壽險,其中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約定都應當適用保險法第三十四條的規(guī)定。
二、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導致保險合同無效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主體不適格,包括:投保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為未成年子女以外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人身保險。二是內(nèi)容違法,包括: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簽訂保險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未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未經(jīng)被保險人書面同意、保險人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的保險合同免責條款。
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效力認定上的特殊性在于合同必須經(jīng)過被保險人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此類合同效力問題的爭議也多由此引發(fā)。實踐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況有投保人或者保險人的員工代被保險人簽字、雇主以員工為被保險人投保由雇主代員工簽字、保險人的業(yè)務員代投保人及被保險人簽字、夫妻雙方互以對方為被保險人投保并代為簽字等。審判實踐中有人主張鑒于目前代簽字行為在民商事活動中較為普遍,不應輕易否認合同的效力,只要代簽行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非不相干人員的代簽,如夫妻間的代簽、雇主為員工的代簽等,應認定合同有效。也有人認為,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必須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并認可是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違反即導致合同無效。因此,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了合同有效和無效兩種截然相反的認定。
筆者認為,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所保護的是被保險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與被保險人的人身屬性存在較大關聯(lián)。如果認可上述保險合同中夫妻間的代簽、雇主為員工的代簽等表面上看起來具有一定合理性的非被保險人本人簽字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的行為具有法律效力,則無法防范在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中存在的最大的風險,即道德風險。因此,只要被保險人沒有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即使保險合同的簽字由其關系親密的他人代簽,仍然不能認定該保險合同有效。
三、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完全無效與部分無效之爭
中國保險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1999年8月18日發(fā)布的關于保險法有關條款含義請示的批復規(guī)定,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合同,是指單純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合同;如果未經(jīng)被保險人書面同意,該合同無效;含有死亡、疾病、傷殘以及醫(yī)療費用等保險責任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如果未經(jīng)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并認可死亡責任保險金額,該合同死亡給付部分無效。司法實踐中,關于包含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條款的保險合同,在被保險人未同意并認可的情況下,保險合同是認定完全無效還是部分無效,也存在相當大的爭議。
對此,筆者認為,結合上述案件,一、如果合同有效部分和無效部分可以獨立存在,一部分無效并不影響另一部分的效力,那么無效部分被確認后,有效部分繼續(xù)有效。但是如果合同不可分,無效部分與有效部分有牽連關系,確認部分內(nèi)容無效將影響有效部分的效力,則合同應被全部確認無效;二、該保險合同主險是以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nèi)死亡或滿期生存為條件,都可以獲得保險金的一種保險,即在被保險人生存時可領取生存年金,被保險人身故后可領取身故保險金。死亡和滿期生存缺一不可,不能分開售出,否則改變了保險合同的性質。三、投保人在選擇保險時,是因為對保險的全部內(nèi)容綜合考慮作出的選擇,如果沒有身故的保險責任,只有生存的保險責任,投保人很可能不會選擇此保險產(chǎn)品,故保險合同不可分,應全部認定為無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怎樣認定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合同”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以上案件可以知道,保險合同以投資人死亡為支付條件的,如果未經(jīng)投保人同意該保全合同是無效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動遷屬于誰的財產(chǎn)
2021-01-22存量競爭是什么
2021-01-29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yè)務范圍
2021-02-14締約過失責任是什么
2021-01-05子公司向母公司借款需要借款協(xié)議嗎
2021-03-08離婚證據(jù)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對保險欺詐規(guī)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技術開發(fā)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保證擔保協(xié)議范本
2020-12-16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勞動關系狀態(tài)種類有哪些
2021-02-06調(diào)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公司申請破產(chǎn)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承擔產(chǎn)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