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保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目前我國《憲法》、《刑法》、《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義務教育法》等許多法律法規,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確規定。另外,我國還特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部專門法律,從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四個方面具體規定了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責任。
二、未成年人的合法人身權利有哪些?
1、健康權
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權利的基礎。生命健康權包括生命權和健康權兩部分,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非法侵害。對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為,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有權向有關機關控告,直至訴諸法律。
2、姓名權
未成年人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由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后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未成年人可以隨父親姓,也可以隨母親姓。
3、肖像權
肖像權是指未成年人對以各種形式反映自己容貌特征的個人形象享有的專有權。其內容包括:未成年人擁有自己的肖像,并有權通過對肖像的利用取得精神上、財產上的利益。
三、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1、自身預防
未成年人要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這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2、家庭預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從家庭抓起。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子女樹好榜樣。其次,家長要與子女多溝通,建立起與自己孩子之間的相互理解、信任的柔情關系。再次,要加強家長與學校的溝通。
3、社會預防
首先,要加強文化市場、娛樂場所管理,消除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不良文化和社會丑陋現象,凈化社會環境。當前要開展“遠離網吧”主題活動,重點打擊非法經營“網吧”及非法出版、出售書刊等行為,重點清理整頓和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努力消除精神“污染源”。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屬于社會弱勢群體,必須要加強對其的保護力度。我國對未成年人保護非常重視,除了一般法律外,還有專門的法律文件,比如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就讀,如果學校方面沒有盡到監護義務導致孩子受傷的,學校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
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6種人
2020-12-21剛租的房子能轉租嗎,房屋轉租有哪些風險
2021-03-07主債務涉及刑事犯罪擔保有效嗎
2021-01-04什么公司可以質押土地證他項
2020-12-06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