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法定情形包括哪些
按照現行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按照《勞動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具體包括以下12種情況: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
(2)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提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
(4)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5)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6)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或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7)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8)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9)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0)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合同期內用人單位破產或者解散的;
(12)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定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二、經濟補償金支付多少?
勞動合同法規定要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還有一個新條款,即經濟補償金的限制封頂條款:“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也就是說只要是勞動者月工資不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就不受12年封頂的限制。
在勞動關系中,經濟補償金與賠償金其實是不一樣的。通常單位是合法解除勞動合同的,那么符合規定的條件,則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而要是用人單位有違法行為,將勞動者開除或者導致勞動者被迫辭職,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支付的就應該是賠償金,一般賠償金是經濟補償金的兩倍。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勞動法經濟補償金是否要交稅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答記者問
2020-11-17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