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主體雙方同時變更情形有哪些
引起勞動合同主體變更的情況一般有兩類,第一類是企業合并、分立的情況,第二類是用人單位將員工轉至關聯企業或其他公司的情況。根據勞動合同主體變更的不同情形,勞動合同權利義務承繼的操作也有所差異。
在企業發生合并、分立等情況時,原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不解除,由新企業替代原企業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五條規定:“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合并是指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合并為一個用人單位,包括新設合并和吸收合并。新設合并指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合并成為一個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解散;一個用人單位吸收其他用人單位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用人單位解散,其權利義務一并由吸收的用人單位承擔;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分立是指一個用人單位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分立包括派生新設和派生分立兩種形式。新設分立指一個用人單位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解散;派生分立指用人單位分出一個或一個以上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繼續存在。可見,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分立的直接后果,是一部分勞動者要為新的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用人單位主體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分立、合并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這一勞動合同主體雖然發生了變化,但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產生權利義務的繼承問題。勞動合同所確立的勞動者的權利義務及用人單位的權利義務均不發生變化,只是分立、合并中形成的新主體替代舊主體,成為勞動關系一方當事人,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仍然按照原有勞動合同確定的權利義務履行雙方的約定。
至于第二種情況,在企業沒有發生合并、分立的情況下將勞動者安排至其他獨立的用人單位工作而發生的勞動合同主體變更問題,法律沒有相應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法律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只要雙方協商一致達成協議,就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主體。因此,這種情況下的勞動合同的主體變更以勞動者同意為前提條件。
勞動合同主體雙方同時變更的情形,一般是有兩種情況的,第一種是在企業的主要管理層發生變化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用人單位被收購或者轉讓,那么就會發生主體的變更。第二種就是將自愿的雇員轉移到別的合作公司,那么雇員就需要與新的用人單位進行勞動合同的簽訂。
公司法人變更要多久,公司法人變更流程
單方變更合同 可否拒絕履行?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拆遷支票丟失怎么辦
2021-01-07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