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勞動爭議,在處理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仲裁前置的規定,也就意味著此時當事人只能向申請進行勞動仲裁,在不服仲裁裁決結果的情況下,才能向法院提起勞動訴訟。那法律中規定的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是多久呢?這是勞動仲裁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你解答疑惑。
一、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是多久
現行勞動法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為60天。為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延長了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并完善了時效中斷、中止制度。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同時規定,訴訟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此外,法律還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勞動爭議不仲裁能直接起訴嗎
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是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又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意味著仲裁部門一紙不予受理的通知書,即堵死了勞動者獲得司法救濟的最終渠道。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解決了這個制度設計上的弊端。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需要注意仲裁時效與訴訟時效是不一樣的,各位千萬不能弄混淆,根據我國法律中的規定,一般訴訟時效是相對要長一些的,而勞動仲裁的時效一般是一年,這還要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浙江關于勞動爭議若干問題的司法解答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于哪些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細則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被擔保有哪些數額和種類
2021-03-22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