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人的地方就總會有爭議產生,當然在出現爭議的時候,采取怎樣的方式來進行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旦處理不慎就會給自身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那現實中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就勞動合同有爭議怎么辦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話,可以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勞動合同有爭議怎么辦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勞動合同糾紛的處理依據
處理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24條、第26-28條、第32條、第79條、第82條、第83條、第91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15條、第2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相關規定。
處理集體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第51-56條,及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規定》。處理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57-67條。處理非全日制用工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68一72條,及2003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 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處理經濟補償金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47條、第85條、第87條,《違反和的經濟補償辦法)。處理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23條、第24條。
總之,在勞動合同方面產生了爭議之后,可供當事人選擇的解決方式分為了四種,就包括協商、調解、仲裁以及訴訟。不過此時要求當事人能夠結合爭議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方式處理,這里并不是說只有通過訴訟方式處理勞動合同爭議的,最終的結果才是最好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情形?不予受理的情形?
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是怎樣的?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工商部門怎么處理
2021-02-23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