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勞動者看來,當自己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時,雙方的法律關系就解除了,相應的,也不存在相應的權利義務關系。在勞動者看來,勞動合同的無論解除或終止,意味著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親密關系”的結束,雙方合同內容不必再履行。然而,但這并不意味著,勞動合同終止和解除前雙方不再履行任何手續,也不意味著雙方沒有任何義務。雙方都因該按照法律規定,履行相應義務。本文針對這樣的情形提供相關的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
?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第八十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關于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有哪些后合同義務的法律知識,歡迎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公司增資步驟是什么
2021-02-02通報批評是什么處分
2021-02-16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2021-03-13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