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在和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時,需要與勞動者協商,達到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滿意的的一個結果才能解除勞動關系。但是有的用人單位因為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體系,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時程序不是很全,用人單位未簽合同協議解除勞動關系支付賠償金嗎?
一、 未簽合同協議解除勞動關系支付賠償金嗎?
用人單位用工滿一個月未簽合同,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并主張二倍工資。
用人單位用工滿一個月未簽合同的,違反《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強制性規定。勞動者可以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六)項、《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十)項規定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合同,并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五)款和第四十七條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經濟補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用工滿一個月未簽合同的,應當從滿一個月的次日起向勞動者支付二倍工資。其中,不滿一年的,支付到補訂書面勞動合同或者解除勞動關系前一日止;滿一年的,支付到滿一年的前一日止共11個月。勞動者主張二倍工資,需要在仲裁時效內。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為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簽合同用工滿一個月違法為由解除合同,主張經濟補償金和二倍工資,向勞動監察投訴或者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救濟的,需要提交事實勞動關系證據。
根據勞動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宜的通知》(勞動法[2005]12號第二條規定,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和證人證言由勞動者舉證,其余由用人單位提供。
在勞動者提出要求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需要支付勞動者每個月的雙倍工資,并且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因為在勞動者入職之后,用人單位首先應該做的就是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保證自己和勞動者的權益 。
怎么寫解除房屋租賃合同通知書?
專利轉讓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工程合同簽訂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賴拘留15天后怎么辦
2021-03-23土地確權證上只能寫一個名字嗎
2020-12-02雇傭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24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行政處罰超過多長時間不再罰
2020-12-17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