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單元門算私闖民宅嗎?
進單元門不算私闖民宅,私闖民宅是一個法律中規定的非法行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即他人未經住宅主人許可或有權機關未依法定程序擅自侵入他人住宅的行為。
私闖民宅會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憲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害公民的住宅,即公民住宅的不可侵犯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與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等權利一樣同等重要,同樣受法律的保護。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組織、脅迫、誘騙不滿16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在司法實踐中,區分"私闖民宅"罪與非罪的關鍵,主要從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故意,客觀上是非違背住宅主人意愿強行侵入及主觀動機(如:尋釁滋事等)和社會危害性等方面來予以認定。
二、故意傷害罪的形態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在現實生活當中,可能有一些人員對于私闖民宅的這個概念還是比較敏感的,因為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自己能夠支配的居住的空間,但是確實有一些違法犯罪分子想要侵入他人的住宅進行一些犯罪行為,所以是一種違法的非法侵入住宅行為。
要債私闖民宅賴著不走怎么辦?
私闖民宅可以追究責任嗎
私闖民宅罵人是什么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金約定的上限是多少
2021-01-27處理人事爭議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2二十年的訴訟時效有變動可能嗎
2020-12-02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行政處罰超過多長時間不再罰
2020-12-17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