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公負傷因工負傷有何區別?
因公負傷與因工負傷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工傷與公傷是有區別的。工傷來源于《工傷保險條例》,工傷發生在勞動關系中,也就是發生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公傷發生在軍隊、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這種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
二、法律關系性質不同
工傷發生在勞動關系中,也就是發生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公傷發生在軍隊、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這種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軍人與國家、公務員與其單位的行政法律關系。工傷是在從事工作過程中,身體受到傷害。而公傷是在從事公共事務的過程中,身體受到傷害。
三、存在是否參加保險的不同和支付主體不同
用人單位應當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傷害,由工傷保險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而公傷不參加工傷保險,軍人、公務員履行職務過程中受到傷害,由國家財政支付公傷撫恤費用。
四、支付標準不同
職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而因公死亡,現役軍人死亡,根據其死亡性質和死亡時的月工資標準,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標準是:烈士和因公犧牲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個月的工資;病故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40個月的工資。月工資或者津貼低于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的,按照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計算。
五、爭議解決途徑不同
因工傷待遇發生糾紛,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可以適用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解決。而公傷撫恤糾紛,則通過申訴解決,聘用制公務員可以通過人事爭議途徑解決。
在生產生活中,經濟聽到的應該是因工負傷,涉及到工傷保險的賠償和造成當事人人身傷害而給予的經濟補償等,而公傷可理解為國家公職人員如軍人、警察等執行任務負傷,其中的賠償標準和依據都是不同的。同時,如果在解決時遇到爭議問題,那么解決的途徑也是不同的。
交通事故工傷認定時效超過一年怎么辦?
個人申請工傷認定提交哪些材料
個人工傷認定的申請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工傷已得到了工傷賠償了單位要開除怎么辦
2020-11-23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