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作為受到工傷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合法權益各地方應積極為勞動者進行辦理,但有些單位不予出具相關證明,或當事人對此次部分工傷認定結果有較大沖突時。可以向當地的人民法院進行行政訴訟,下面小編就工傷認定的行政訴訟都有哪些規定為大家進行講解。
《工傷保險條例》第53條第1項規定:“有下列情開形之一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工傷認定辦法》第19條規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毒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這兩者之間是否有沖突?如果有沖突,應當優先適用哪一方的規定?
對于《工傷保險條例》的上述規定,應當從立法本義上去理解,而不能斷章取義、牽強附會,因工傷認定是行政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作出決策需要掌握大量的政策,當事人對工商認定結論不服,將行政復議前置,有利于加強上下級行政機關之間的監督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解決問題。
在《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前,工傷認定行政復議不是提行政訴訟必經的前置程序。從立法本義上看《工傷保險條例》第53條應當是將行政復議作為工傷認定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工傷認定辦法》第19條的規定與《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不一致的,但為部門規章,其效力低于作為行政法規的《工傷保險條例》。兩者沖突時,,應當優先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因此,在當事人不服工傷認定結論的情況下,應當首先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八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我們可以看出國家的法律在辦理這類事件時還是本著公平、公正的辦事原則,切實的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對相關的辦理時間做了較為明確的說明,希望大家要仔細閱讀以免過了有效時間。
2020年最新五至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職工工傷治療期間單位不得扣發工資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