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暴力取證罪中的證人
《刑法》第247條規定:“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該法條分為兩罪,一罪是刑訊逼供罪,一罪是暴力取證罪。暴力取證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行為。法條規定了刑訊逼供罪的犯罪對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暴力取證罪的犯罪對象是證人。在這里,法條對“證人”的范圍未作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理解,有人認為這里的“證人”是單指刑事訴訟中的證人,也有人認為這里的“證人”應是刑事訴訟中的證人、被害人以及包括民事、行政訴訟在內的所有訴訟或非訴訟案件中的當事人。筆者認為這里的“證人”應是單指刑事訴訟中的證人。理由是:
1、從立法沿革來看,《刑法》第247條是由1979年《刑法》第136條演變而來的。原條文是“嚴禁刑訊逼供。國家工作人員對人犯實行刑訊逼供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肉刑致人傷殘的,以傷害罪從重處罰。”現條文將“國家工作人員”改為“司法工作人員”,同時增設了“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依照《刑法》第93條、第94條的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和“司法工作人員”是具有特定意義的概念。《刑法》第94條規定:“本法所稱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因此,只有在偵查、檢察、審判、監管環節中的證人才能成為暴力取證罪的犯罪對象,對于非訴訟案件的當事人不能成為暴力取證罪的犯罪對象。
2、我國《刑法》將刑訊逼供罪和暴力取證罪兩罪設在同一條款中,刑訊逼供罪的犯罪對象是刑事訴訟中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暴力取證罪的犯罪對象是“證人”,其立法原意是加強對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人身權利的保護。據此,筆者認為,暴力取證罪中的“證人”也應是刑事訴訟中的證人,暴力取證的行為只限于發生在刑事訴訟過程中。
3、暴力取證罪侵犯的客體不僅僅在于公民的人身權利,同時也涉及到司法機關的正常司法活動。由于刑事訴訟案件與民事、行政訴訟以及其他非訴訟案件有著本質區別。刑事責任相對較民事、行政責任要嚴厲。從影響司法機關正常司法活動程度來看,對刑事訴訟中的證人使用暴力逼取證言相對較其他非刑事訴訟中逼取證言的社會危害性要大。《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規定:“……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由此可見,法條已經把嚴重的暴力行為造成被害人傷亡后果的,按照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實際上所判處的刑罰都會高于本罪的最高法定刑3年有期徒刑。暴力取證罪系輕罪,對超出輕傷害程度的暴力依法應按其他罪定罪從重處罰。因此,暴力取證罪的設立旨在加強對刑事訴訟中證人的人身權利的保護。對民事、行政訴訟等非刑事案件中的證人使用暴力逼取證言,情節較輕的,不應作犯罪處理。對情節嚴重構成其他犯罪的,可依法定罪處罰。
4、在刑事訴訟中,證人和被害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的訴訟地位不盡相同。司法實踐中,對被害人使用暴力逼取被害人陳述的行為也時有發生,《刑法》第247條暴力取證罪的犯罪對象僅限于證人,對使用暴力逼取被害人陳述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法律未作明確規定。被害人同證人的人身權利應當同樣受到法律保護,根據罪刑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對此類行為作犯罪處理必須由兩高院明確作出擴大司法解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有親生子女能不能收養孩子”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訊逼供罪的犯罪對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暴力取證罪的犯罪對象是證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輕微剮蹭后逃逸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0-12-23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