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檔案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檔案局:
為了加強農村五保供養檔案規范化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和《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民政部會同國家檔案局制定了《農村五保供養檔案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1、卷內文件目錄式樣
2、卷內備考表式樣
3、五保檔案袋正面式樣
4、五保檔案盒正面和盒脊式樣
5、五保檔案案卷目錄式樣
6、五保檔案案卷目錄封面式樣
民政部 國家檔案局
2013年2月22日
農村五保供養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農村五保供養檔案管理,維護檔案真實、完整、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和《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農村五保供養檔案(以下簡稱五保檔案)是指在農村五保供養待遇審核審批和供養服務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電子等不同形式和載體的文件材料,分為審核審批類和供養服務類。
五保檔案是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的真實記錄,是國家民生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以下統稱五保檔案保管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分工負責五保檔案保管工作。
五保檔案保管單位應當明確檔案保管人員,保證管理必需的設施、場所和經費,確保檔案安全,并適應檔案管理現代化的要求,配備相應的技術設備。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權限范圍內依法指導、監督五保檔案管理工作。
第四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保管審核審批類五保檔案,歸檔范圍包括:
(一)農村五保供養待遇審批文件材料;
(二)農村五保供養待遇申請材料;
(三)農村五保供養待遇申請人的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等身份證明材料復印件;
(四)農村五保供養待遇申請人的家庭狀況和經濟條件證明材料;
(五)村民委員會對農村五保供養待遇申請的民主評議材料;
(六)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調查審核文件材料;
(七)農村五保供養對象集中供養審批文件材料;
(八)農村五保供養待遇復審、調整和停止的文件材料;
(九)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去世后的火化證明或者死亡證明材料;
(十)核銷的《農村五保供養證書》;
(十一)其他需要歸檔的文件材料。
第五條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保管五保供養對象供養服務協議、分散供養對象照料記錄等供養服務類五保檔案。
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應當保管在院集中供養五保對象的供養服務協議以及供養待遇審批、調整和停止等文件材料的復本,并建立相關管理和服務工作檔案。
第六條 屬于歸檔范圍的文件材料應當在辦理完畢后30日內歸檔。
歸檔的文件材料應當真實完整、圖文清晰。
電子數據、錄音帶、錄像帶、磁盤、照片等特殊載體材料,應當與紙質文件材料同時歸檔,確保可讀可用。
第七條 整理歸檔文件材料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以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為立檔單位;
(二)按照每名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立卷;
(三)農村五保供養動態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待遇復審、調整和停止等文件材料,隨時整理歸入相應案卷;
(四)按照鄉(民族鄉、鎮)和行政村進行分類整理,并設置類別代碼,類別代碼以行政區劃代碼表示或者按照行政區劃排列順序編制;
(五)按照農村五保供養證書字號順序排列案卷。
第八條 歸檔文件材料按照下列程序和方法進行立卷:
(一)每名五保供養對象的文件材料組成一卷;
(二)去掉文件材料上的金屬物,過大或者過小的文件材料應當通過折疊或者粘貼使其整齊規范;
(三)卷內文件材料按照本辦法第四條所列順序排列,在有文字頁面的正面右上角或者背面左上角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寫頁號;
(四)填寫卷內文件目錄(見附件1:卷內文件目錄式樣),置于卷內首頁之前;填寫卷內備考表(見附件2:卷內備考表式樣),置于卷末;
(五)不同類別的案卷按照農村五保供養證書字號的順序排列,分別從“1”開始編制室編卷號;
(六)一份案卷裝入一個五保檔案袋,填寫檔案袋正面項目(見附件3:五保檔案袋正面式樣);
(七)按照室編卷號順序將五保檔案裝入五保檔案盒,填寫檔案盒正面和盒脊項目(見附件4:五保檔案盒正面和盒脊式樣);
(八)按照類別編制五保檔案案卷目錄(見附件5:五保檔案案卷目錄式樣),加裝封面和封底并裝訂,填寫封面項目(見附件6:五保檔案案卷目錄封面式樣)。
第九條 五保檔案的保管期限從五保檔案的形成年度起,到農村五保供養待遇停止后滿5年為止。
保管期限截止時間確定后,應當在五保檔案袋封面和五保檔案案卷目錄中填寫相應的時間。
第十條 五保檔案保管期滿后,縣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可以將五保檔案抽樣接收進館。
第十一條 五保檔案應當使用符合保管要求的檔案裝具進行保管,具備防盜、防光、防火、防蟲、防鼠、防潮、防塵、防高溫等條件,保證檔案的安全。
有條件的單位應當設置專用的檔案庫房。
第十二條 積極推進使用計算機管理五保檔案,有條件的單位應當按照相關要求建立五保電子檔案。
第十三條 五保檔案保管單位應當依法提供檔案信息查詢服務,依據檔案出具相關證明材料。
五保檔案的利用應當遵守下列規定,并辦理登記手續:
(一)五保檔案的形成、移交單位以及上級業務主管單位可以利用五保檔案;
(二)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紀檢監察機關、審計機關因公務需要可以憑單位介紹信利用五保檔案;
(三)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可以憑身份證件利用本人的五保檔案;
(四)律師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利用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五保檔案;
(五)其他需要利用五保檔案的,應當經五保檔案保管單位同意。
第十四條 五保檔案僅限于當場查閱、摘抄和復印,嚴禁對五保檔案進行涂改、抽換、圈劃、批注或者造成污染、損毀。
五保檔案保管單位應當對歸還的五保檔案進行清點核對,對檔案摘抄件或復印件加蓋標有“五保檔案摘抄件”或者“五保檔案復印件”的印章。
第十五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保管期滿的五保檔案進行價值鑒定。有繼續保存價值的,可以延長其保管期限。無保存價值的,編制銷毀清冊,履行審批手續予以銷毀。銷毀清冊永久保存。
第十六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廳(局)和檔案局可以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共同制定實施辦法。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點擊查看附件
http://files2.mca.gov.cn/dbs/201302/20130227144316924.wps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
2016-09-0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2011年修正)
2011-04-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修正)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 [修正]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