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
(2007年9月28日遼寧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地質環境,防治地質災害,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礦產資源開發、地質遺跡的保護和利用、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工程建設等影響地質環境的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做好地質環境保護的有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地質環境保護工作。
第四條 地質環境保護堅持積極保護、合理開發、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
第五條 縣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環境保護規劃,并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六條 縣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鼓勵地質環境保護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地質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地質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普及地質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地質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破壞地質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
第八條 縣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負責組織地質環境動態監測,完善地質環境監測網絡。
第九條 采礦權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礦山地質環境進行動態監測,并將監測資料和監測結果報所在地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條 開采地下水、地熱水、礦泉水,應當遵守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對水位、水量、水溫、水質進行長期監測,并將監測資料和監測結果報告所在地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和水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損毀、損壞或者擅自移動地質環境監測設施和標志。
第十二條 從事礦產資源開發、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工程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地質環境保護工程的,配套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應當與主體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同時進行。
第十三條 因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由責任單位承擔治理責任。
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的責任單位,由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專家對地質災害的成因進行分析論證后認定;中型、小型地質災害的責任單位,由地質災害發生地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專家對地質災害的成因進行分析論證后認定。
第十四條 因自然因素造成地質災害的防治經費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列入有關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第十五條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
出現重大緊急地質災害險情的,可以由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進行應急治理工程施工,險情得到控制后,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應當依法實行招標投標。
第十六條 探礦權人應當對遺留的鉆孔、探井、探槽、巷道和形成的危巖、危坡進行回填、封閉,或者采取其他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的措施。
第十七條 礦山地質環境實行年度報告制度。采礦權人應當在每年三月底前向所在地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如實報告上一年度礦山地質環境狀況。礦山地質環境年度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開采方式;
(二)井上、井下工程圖;
(三)尾礦、固體廢棄物、廢水的年產出量和年排放量、年綜合利用量及其處理情況、累計積存量;
(四)占用、破壞土地面積及其累計治理恢復土地面積;
(五)礦山地質災害存在隱患及其預防、發生和治理情況;
(六)地下水水位情況;
(七)需要報告的其他內容。
第十八條 采礦權人應當根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標準,制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方案。
采礦權由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備案;采礦權由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方案報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 采礦權人在礦山生產過程中或者在停辦和關閉礦山前,應當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方案,履行下列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恢復義務:
(一)整修被損壞的道路、建筑、地面設施,達到安全、可利用狀態;
(二)整治被破壞的土地,達到種植、養殖或者其他可供利用的狀態;
(三)整修露天采礦場的邊坡、斷面并恢復植被,消除安全隱患,達到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四)采取有效技術措施,使地下井巷、采空區達到安全狀態;
(五)依法處理礦山開采廢棄物;
(六)解決因采礦導致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所造成的群眾飲水問題;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恢復義務。
第二十條 礦山環境治理和恢復實行保證金制度。
保證金提取、使用和管理的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會同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二十一條 對不屬于采礦權人職責或者責任人已經滅失的已被破壞的礦山地質環境,當地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積極予以治理,并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治理。
第二十二條 下列地質遺跡應當予以保護:
(一)對追溯地質歷史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典型層型剖面(含副層型剖面)、生物化石組合帶地層剖面、巖性巖相建造剖面及其典型地質構造剖面和構造形跡;
(二)對地球演化和生物進化具有重要科學文化價值的古生物化石及其產地和重要古人類、古生物活動遺跡;
(三)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奇特地質景觀;
(四)具有特殊學科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巖石、礦物、寶玉石及其典型產地;
(五)具有獨特醫療、保健作用或者科學研究價值的溫泉、礦泉、礦泥、地下水活動痕跡以及具有特殊地質意義的瀑布、湖泊、奇泉;
(六)具有科學研究意義的典型地質災害遺跡;
(七)需要保護的其他地質遺跡。
第二十三條 對具有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
在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內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以及標本采集等活動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第二十四條 縣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兩側以及海岸線的直觀可視范圍內露天開采礦產資源。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侵占、損毀、損壞地質環境監測設施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可處以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擅自移動地質環境監測設施或者標志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探礦權人對遺留的鉆孔、探井、探槽、巷道或者形成的危巖、危坡未進行回填、封閉,或者未采取其他消除地質災害隱患 措施,造成地質環境破壞的,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治理達不到要求的,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組織治理,費用由探礦權人承擔,并可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部門依法吊銷勘查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按期如實報告礦山地質環境狀況的,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采礦權人未依法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恢復義務的,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 理的,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治理,費用由采礦權人承擔,并可以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部門依法吊銷采 礦許可證。
第二十九條 縣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規定的審批事項予以批準的;
(二)不履行地質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發現破壞地質環境的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三)對已經發現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未及時報告的;
(四)對已經發現應當保護的地質遺跡沒有采取必要保護措施的;
(五)侵占、挪用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的;
(六)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的。
第三十條 本條例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17修正)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9年修訂)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確認195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90修訂)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修訂)
2004-04-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1998年特別國債付息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