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
沈陽市人民政府令第43號
《沈陽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業經2014年4月9日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以發布,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市長:陳海波
二○一四年四月十七日
沈陽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
第一條 為了有效實施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制度,規范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對申請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難家庭救助、醫療救助、教育資助、住房保障等社會救助的本市居民及其家庭經濟狀況開展的調查、核對活動適用于本辦法。
接受經濟狀況調查核對的居民個人或者家庭,統稱為核對對象。
第三條 市民政部門是本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的主管部門。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構(以下簡稱核對機構)具體負責本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
區、縣(市)民政部門負責核對對象經濟狀況初審和復核工作。
街道辦事處(鄉、鎮)、社區(村)委員會協助做好經濟狀況核對、復核工作。
第四條 財政、房產、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工商、住房公積金、稅務、金融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相關工作。
第五條 核對工作應當堅持依法、客觀、公正的原則,保護核對對象的合法權益。
第六條 核對的內容包括核對對象的可支配收入和財產。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等,財產包括實物財產、貨幣財產等。
第七條 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如實為核對機構提供以下相關信息:
(一)婚姻、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待撫恤情況;
(二)就業、繳納社會保險費、領取社會保險金等情況;
(三)住房公積金繳納和使用等情況;
(四)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注冊登記情況;
(五)個人、個體工商戶的納稅情況;
(六)房地產登記、房產交易、已辦理租賃登記備案房屋及享受保障性住房情況;
(七)戶籍確認、機動車登記及出入境情況;
(八)應當提供的其他相關信息。
第八條 政府相關部門受理本市居民或者家庭提出社會救助項目申請后,需要掌握申請人經濟狀況作為審批參考依據時,經申請人同意并且書面授權后,可以委托核對機構進行調查核實。
第九條 核對機構應當建立調查、核實的工作規范和責任制度,保障核對工作的及時、準確、公正。核對機構應當建立嚴格統一的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證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
第十條 核對機構可以通過調取政府相關部門和有關機構信息開展核對工作,也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采取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等方式開展核對工作。
核對機構進行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息調取等核對工作時,應當派出至少2名工作人員,并且出示相關證件。
第十一條 核對機構按照以下途徑開展核對工作:
(一)工資性收入可以通過調查就業、勞動報酬、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個人所得稅的繳納等情況得出;
(二)經營性凈收入可以通過調查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注冊登記、生產經營情況和企業所得稅的繳納等情況得出;
(三)財產性收入可以通過調查利息、股息與紅利、出租房屋收入等情況得出;
(四)轉移性收入可以通過調查養老金、失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福利收入的領取等情況得出;
(五)實物財產可以通過調查房產、車輛、貴重物品、藝術品等有價值實物擁有情況得出;
(六)貨幣財產可以通過調查存款、有價證券持有情況、債權債務情況等得出;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第十二條 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應當根據核對對象的書面授權,依法向核對機構提供與核對對象相關的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等信息。
第十三條 核對對象應當積極配合核對機構依法開展的核查工作,如實提供個人、家庭經濟狀況等有關信息,不得隱瞞和虛報。
第十四條 核對對象的支出與其提供的收入狀況明顯不符的,或者對其經濟狀況有明顯影響的,核對機構可以對相應支出情況進行調查。
第十五條 核對對象的工作單位及其戶籍地(或者居住地)的街道辦事處(鄉、鎮)、社區(村)委員會等相關部門和組織應當協助核對機構開展調查工作。
第十六條 核對機構對通過規定途徑獲得的相關信息進行核實后,應當出具經濟狀況核對報告,并且報送政府相關部門。
第十七條 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在收到核對機構的經濟狀況核對報告后3個工作日內,向核對對象告知核對報告的內容。核對對象對核對報告無異議的,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將核對報告作為審批依據之一;核對對象對核對報告有異議的,可以向區、縣(市)民政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
區、縣(市)民政部門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進行復核,出具復核報告,將復核報告告知核對對象,同時抄送核對機構。經區、縣(市)民政部門復核后的復核報告為核對對象經濟狀況核對的最終報告。
第十八條 核對機構、政府相關部門等所有接觸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的工作人員,對在核對工作中獲得的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不得向與核對工作無關的組織或者個人泄露,不得將信息用于與核對工作無關的用途。
第十九條 實施除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難家庭救助、醫療救助、教育資助、住房保障以外的其他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制度時,需要委托核對機構對居民家庭經濟狀況進行調查核實的,應當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二十條 核對機構、政府相關部門等所有接觸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的工作人員,非法向他人提供核對對象信息、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2011修正)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9修正)
2019-04-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01修訂)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2019-10-22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