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秸稈焚燒防控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遼寧省秸稈焚燒防控責任追究暫行規定》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9月29日
遼寧省秸稈焚燒防控責任追究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有效防控農作物秸稈焚燒污染大氣環境,落實秸稈焚燒防控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的通知》(中辦發〔2015〕45號)、《中共遼寧省委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遼委發〔2016〕2號)、《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遼委辦發〔2016〕52號)和《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實施意見(2016—2018年)》(遼政辦發〔2016〕8號)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要求,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秸稈焚燒防控責任,是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社區、村自治組織及秸稈焚燒防控工作相關人員在秸稈焚燒防控工作中所應承擔的責任。
第三條 秸稈焚燒防控工作追責對象包括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社區、村自治組織及秸稈焚燒防控工作相關人員。
地方政府、社區及村自治組織對轄區內秸稈焚燒防控工作承擔主體責任。
各級環保、農業、公安、林業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承擔秸稈焚燒防控工作監督責任。
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承擔主要領導責任,直接主管的領導班子成員承擔重要領導責任,具體負責秸稈焚燒防控工作相關人員和社區、村自治組織的負責人承擔直接責任。
第四條 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社區、村自治組織和秸稈焚燒防控工作相關人員,經調查核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追究責任:
(一)未建立秸稈焚燒防控工作機制,未明確相關部門職責的;
(二)按照職責分工,相關部門不按規定對秸稈焚燒防控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或者在監督檢查中敷衍塞責、處理不及時、不到位的;
(三)未建立縣(市、區)、鄉鎮(街道)政府、社區及村自治組織三級秸稈禁燒責任制的;
(四)未建立以鄉鎮為單位、村為基礎、村民組為單元的網格化管理責任體系,責任未落實到人,巡查不到位的;
(五)未有效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秸稈綜合利用率未達到省政府確定的年度目標的;
(六)未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
(七)對上級政府秸稈焚燒防控工作主管部門指出的問題不及時糾正整改或糾正不徹底、整改不到位的;
(八)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被新聞媒體曝光的;
(九)違反秸稈焚燒防控工作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五條 根據環境保護部公布的秸稈焚燒衛星遙感監測火點信息,在人口集中區域、機場周邊和交通干線沿線以及地方政府劃定的重點區域內發生秸稈焚燒火點,經調查核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追究責任:
(一)市級行政區2天內發現火點5起及以上的,由省政府進行追責;
(二)縣(市、區)級行政區2天內發現火點3起及以上的,由市政府進行追責;
(三)鄉鎮(街道)級行政區2天內發現火點2起及以上的,由縣(市、區)政府進行追責;
(四)社區、村級行政區發現火點1起的,由鄉鎮(街道)政府進行追責。
第六條 所屬行政區域在出現重污染天氣和重大活動時期,根據環境保護部公布的秸稈焚燒衛星遙感監測和省督查發現的火點信息,經調查核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追究責任:
(一)市級行政區1天內發現火點4起及以上的,由省政府進行追責;
(二)縣(市、區)級行政區1天內發現火點3起及以上的,由市政府進行追責;
(三)鄉鎮(街道)級行政區1天內發現火點2起及以上的,由縣(市、區)政府進行追責;
(四)社區、村級行政區發現火點1起的,由鄉鎮(街道)政府進行追責。
第七條 在上述第五條、第六條規定的情形之外,發生秸稈焚燒火點,造成嚴重影響和后果的,應追究責任。
第八條 秸稈焚燒防控責任追究形式如下:
(一)對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責任追究。
1.做出書面檢查;
2.通報批評。
(二)對秸稈焚燒防控工作相關人員的責任追究。
1.通報批評;
2.誡勉談話;
3.建議實施組織調整或處理(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
4.黨紀政紀處分。
(三)對社區、村自治組織的責任追究形式,由各市政府依據相關法律和規定制定。
(四)對情節嚴重造成重大損失的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條 對受到責任追究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及秸稈焚燒防控工作相關人員,取消當年年度考核評優和評選各類先進的資格。
第十條 對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追責,按照行政管理權限,由上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按法定程序辦理。
對政府及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追責,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有權機關決定,按照法定程序辦理。
涉及組織調整和處理的,由政府及有關部門向黨委組織部門提出建議,由組織部門研究處理,并按照有關程序辦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一條 本規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2013-08-30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號
200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勞動行政管理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12-1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