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旅游法草案等。如何規范和保護“網購時代”消費?怎樣確保消費者信息安全?產品質量不過關,退貨是否順暢?消費者維權“舉證難”何時了?這些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消法修正案草案均有涉及。
■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
亮點一:消費者不用舉證商品差
問題:不少消費者有這樣的感覺,在商品房、網購、金融消費等領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維權難,維權成本高,有時候“追回一只雞,得殺掉一頭牛”。舉證難是維權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草案: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微型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自消費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出現瑕疵,發生糾紛的,由經營者承擔相關舉證責任。
解讀:中消協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評價說,這樣規定對部分商品和服務的舉證責任進行了倒置,消費者就不再用自己舉證了,避免了鑒定難、成本高、不專業等難題,方便了消費者維權,也可倒逼經營者把更多投入放到品質保證上來。
亮點二:網購者享有七日反悔期
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發展,網購逐漸成為人們購物的主流方式之一。但由于這種消費方式不易辨別商品真實性,投訴的數量居高不下。以北京市工商部門和消協2012年受理的申訴投訴量看,涉及網購的申訴投訴數量居首位,超過全市服務類申訴投訴量一半。
草案:要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經營地址、聯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真實、必要的信息。
解讀: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律專家胡鋼評價說:“草案規定商家有完整、如實告知的義務,對網購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后期選擇權的規定比現行消法更細。
草案:賦予網購消費者在適當期間單方解除合同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但根據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除外。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貨物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價款。
解讀:針對網購商品七日內退貨的規定,胡鋼介紹,七天在業內叫冷靜期或反悔期,這一規定符合國際立法慣例。
草案:當網絡交易平臺上的銷售者、服務者不再利用該平臺時,消費者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
解讀:胡鋼認為,這一規定加大了網絡交易平臺商的責任,保障了網絡消費者的權益,是“重大突破”。但針對目前網購交易中70%來自“個人”對“個人”交易的現象,如何規范賣家行為,這次修改并未體現。胡鋼說:“非現場購物不僅要強調契約自由還要講公平正義,應該嚴格用經營額或代售商品的數量加以區分是否屬于商業行為,以確保這類消費者的利益。”
亮點三:超過七日仍然可以退貨
問題:商品的服務和質量,關系消費者日常生活,涉及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所以強化退貨、更換、修理的“三包”規定是促使保證商品和質量的有效措施。
草案: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后,符合合同法規定的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的,可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解讀:邱寶昌指出,現行消法沒有規定“三包”的具體天數。這次草案規定,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自收貨之日起七天內,消費者仍可以不符合質量要求解除合同,擴大了退換的條件。不過邱寶昌認為,草案還應該進一步明確,退換貨若產生其他費用,如交通運輸費用等,經營者還要承擔相應費用。#p#分頁標題#e#
亮點四:不得擅自泄露個人信息
問題:個人信息保護已成為目前普遍困擾消費者的一個難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適時介紹,實踐中有的經營者非法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擅自泄露或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費者個人信息,嚴重影響了消費者正常生活,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草案: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姓名權、肖像權、隱私權等個人信息得到保護的權利。草案還規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并確保信息安全。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電子信息。
解讀:胡鋼指出,目前很多領域都存在把獲取的消費者信息與其他商家共享或再許可的不良現象。雖然侵權責任法已將隱私權作為我國公民享有的重要民事權利之一,這次草案的修改細化了消費者領域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也與全國人大常委會不久前通過的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一脈相承。
■草案其他重要條款
不得以店堂告示限制消費者權利
中國消費者協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上述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的,該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七日內,作出處理。
■草案其他重要修改
將現行法律中“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修改為“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把現行法律中“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修改為“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關注旅游法草案
景區門票漲價
應提前6個月公布不能說漲就漲
正當湖南鳳凰古城收取門票一事引起公眾廣泛關注之時,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23日審議的旅游法草案將焦點對準景區門票,強調景區門票價格不能說漲就漲,應嚴格規范程序。
不得增加另行收費項目
旅游法草案二次審議稿規定: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的門票收費和景區內的游覽場所、交通工具等的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審議中,一些常委會委員提出,現在一些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隨意漲價的問題突出,應當加以限制。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參照價格法有關規定,增加控制景區門票等價格上漲的程序,規定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應當嚴格控制門票和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上漲,擬提高價格的,應當舉行聽證會,論證其必要性、合理性;不得通過增加另行收費項目等方式變相漲價;另行收費項目已收回投資成本的,應當相應地降低價格或者取消收費。草案明確規定,景區提高門票價格應當提前六個月公布。
草案還規定,景區違反規定,擅自提高門票或者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
草案同時提出,公益性的城市公園、博物館、紀念館等,除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珍貴文物收藏單位外,應當逐步免費開放。
規定景區流量控制制度
草案還明確了政府的旅游安全職責;建立了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制度;對旅游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對提出了要求;規定了景區流量控制制度。另外,還對旅游經營者的安全保障、安全警示、事故救助處置作了規定。
草案提出,景區不符合開放條件而接待旅游者的,由景區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直至符合開放條件,并處以相應罰款。景區在旅游者可能達到最大承載量時,未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未及時采取疏導、分流等措施,或者超過最大承載量接待旅游者的,由景區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草案對旅游主管部門玩忽職守等行為的處罰,也作了明確規定。#p#分頁標題#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蘇成生律師,男,漢族,中共黨員,執業證號12205200210566592。2002年——2016年執業于96101部隊法律顧問處,處理過大量涉軍維權案件,現為通化市昱誠律師事務所職業律師。對預防糾紛發生、減少當事人訴累,有獨到經驗。 當前業務強項:擔任政府機關法律顧問,商事合同審查與訴訟,有處理應急突發問題、歷史遺留疑難問題的豐富經驗。經常處理家庭婚姻、交通事故、拆遷承包糾紛、工亡討薪糾紛等常見案件。 電話:13943571065 人生格言——“人生目標是應該通過堅守信念,而不是屈服來實現的。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道路上,我從未放棄!盡管這條路注定會走得很艱難,很孤單,但是上天不會辜負每個人的勤奮和堅持!”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6-10-0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2017-11-1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湖南桃花江核電廠址保護管理辦法
2013-07-03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
2009-07-05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