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條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釋義】 本條是關于對法官離任后擔任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及法官的配偶、子女擔任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限制。
本條規定是2001年6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中新增加的規定。在這次修改法官法的過程中,如何進一步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是這次法律修改的一項重要內容。考慮到最高人民法院為了加強人民法院廉政建設,保障公正司法,制定了一系列規定,對于其中較為成熟的,可以吸收到法律中來。本條所規定的內容,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廉政建設的有關規定中已有規定。這些規定符合我國國情,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因此,在修改法官法時增加了本條規定。
本條共包括三款。
本條第一款是關于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規定。本款的規定是同律師法的規定相一致的。《律師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曾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后兩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這里所規定的“離任”,具體包括退休、辭職、辭退和調離等離開人民法院,不再擔任法官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律師法》第九條第三項規定,被開除公職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因此,被人民法院開除的法官不是在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而是永遠不得擔任律師。這里所規定的“訴訟代理人”,包括以律師身份在刑事訴訟中擔任公訴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訴訟代理人,在民事訴訟中擔任原告、被告、第三人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訴訟代理人以及在行政訴訟中擔任原告、被告、第三人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是指以律師身份在刑事訴訟中擔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本條對法官離任后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的規定只限于“以律師身份”。這樣規定,主要是考慮到《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第四十一條規定,可以被委托擔任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人除律師外,還包括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可以被委托擔任訴訟代理人的人除律師外,還包括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以及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也規定可以被委托擔任訴訟代理人的人除律師外,還包括社會團體、提起訴訟的公民的近親屬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以及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同時,考慮到本條第二款已對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情況加以禁止,法律不宜再對離任的法官不以律師身份,而僅作為不在其原任職法院進行訴訟的當事人的近親屬、監護人或者親友等出庭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情況予以禁止。因此,法官在離任后二年內,如果符合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關于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在律師以外的人員范圍的規定,同時所受理案件不屬于其原任職法院辦理的案件,而以律師身份以外的其他身份擔任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是可以的。
本條第二款是關于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規定。作出這一規定,主要是考慮到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如果允許其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由于辦理案件的法官往往是其過去的同事,甚至辦理案件的法官還曾受其領導,這樣就很難保證法官在辦理案件時不受情面關系等影響,即使辦理案件的法官完全是依法審判,也可能會對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造成影響。同時也考慮到,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尤其是退休后,仍然會同原任職法院保持著一定的關系,如退休后的工資福利待遇等仍然由原任職法院負責,因此,即使辦理案件的法官是離任法官所不認識的,也可能會出現前面所講的問題。因此,有必要規定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這里所說的“辦理案件”,既包括人民法院辦理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各類案件,也包括一審案件、二審案件、申訴案件等處于不同訴訟階段的各種案件。需要指出的是,本款規定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并沒有限定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而是無論以什么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都是被禁止的。
本條第三款是關于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這樣規定主要是考慮到法官的配偶、子女如果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雖然根據公務回避的有關規定,該法官不應參與該案件的辦理,但由于該法官與辦理該案件的其他法官是同事關系,或者存在領導關系,也不利于案件的公正審理,同時也會對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形象造成一定損害。因此,有必要規定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這里所規定的“配偶”,包括法官的丈夫或者妻子。“子女”,包括法官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或者繼子女。需要指出的是,本款規定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也沒有限定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而是無論以什么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都是被禁止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的決定
2010-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脫維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的決定
1980-0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23